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暑期走访基层∣探寻新农村建设样本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二)
时间: 2019-07-24  作者:   浏览次数: 1361

    79日上午,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美丽乡村调研团队在苏州市吴江区太湖新城大家港村开展了面对面研讨,大家港村书记周小峰、第一书记冉耘豪、副书记吕宏良、主任李红星等工作人员参与研讨。此次活动围绕大家港村美丽乡村建设展开交流,以期拟定下一步调研实施方案。

研讨伊始,第一书记冉耘豪代表大家港村对团队成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带领团队成员观看了大家港村“三治”(治违、治污、治隐患)排摸示意图,简要介绍了大家港村建设的基本情况,他指出“2001年大家港村与原韩家湾村合并,村域4.5平方公里,辖区有南小港、北小港、洋滩上、灯台浜、大家港、陈家门、吕家浜、杨家扇、千字圩、韩家湾十个自然村。截至201810月,大家港村总户数813户,常住人口4800人,分为19个村民小组。现耕地面积3068亩,其中水产养殖面积2344亩,农业以水稻、小麦种植和水产养殖为主。”面对大而分散的大家港村实际和挂在墙上的多个荣誉称号,团队很好奇大家港村美丽乡村建设有哪些经验,村书记是如何有效管理村务,党员又是怎样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问题。

 (团队在大家港村“三治”排摸示意图前的留影)

 随后,村书记周小峰向团队进行了答疑。周书记强调“大家港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离不开党建引领的积极作用,例如在创建‘三星级康居乡村’时,一方面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召开由村干部、党员、小组长参加的工作动员会,成立由村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由老党员、老干部及部分村民代表组成的康居乡村创建监督小组,明确全村环境整治项目。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模范户评选等创先争优活动,提高村民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引导村民自觉参与村庄环境长效管理,通过红色党建与绿色生态的有机结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

 (团队与大家港村书记等工作人员展开研讨)

 最后,团队向大家港村书记等工作人员介绍了项目实施方案,双方就下阶段深入走访和调研大家港村绿色经济、乡风文明、民生幸福、生态环境、党的建设等方面达成共识。此次研讨会不仅促进团队从社会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也为团队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和实践项目奠定现实基础。

图|朱妍梅文|周心欣   编辑|周心欣   编审|金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