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许冠亭教授和林慧平副教授出席“第十一届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高端论坛”
时间: 2021-07-16  作者:   浏览次数: 1258

2021714—15日,“第十一届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高端论坛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研讨会”在上海海洋大学举行。

此次论坛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上海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思想理论教育》编辑部共同主办。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宋凌云,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向波涛、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王宏舟等出席会议。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央财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150多所高校和单位的近300名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思想领域专家学者出席论坛,我院许冠亭教授、林慧平副教授应邀参会。 



论坛由开幕式、分论坛讨论、主旨发言和总结大会四个部分组成。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吴潜涛主持开幕式,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闵辉、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向波涛等先后致辞。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教授围绕建党精神的研究做主旨报告。



来自全国的180多位专家学者分成“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研究”、“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理论创新研究”、“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融入思政教学研究”、“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引领高校思政工作研究”四个主题论坛,进行了思想交流和理论研讨,相互启发,深化认识,并达成诸多共识。林慧平副教授在主题论坛二的发言中指出要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学术性和政治性相统一的理论创新,以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许冠亭教授在主题论坛三的发言中强调要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尤其要把握好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的关系,在新学期纲要课中讲好伟大建党精神。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教授主持主题发言,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党委书记解超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刘建军教授(线上)、华南师范大学陈金龙教授(线上)、同济大学陈大文教授、南京大学胡大平教授、武汉大学佘双好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王永贵教授、中央财经大学冯秀军教授、山东大学张士海教授、上海市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高德毅教授10位专家先后发言。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教授主持总结大会,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代表教育部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向长期奋战在思政工作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问候,向连续十一年策划举办论坛的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表示感谢。并对如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提出了五点意见:要紧扣学理哲理,切实提高科学理论的感召力;紧扣入情入理,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紧扣自信自强,提高社会大课堂与学校小课堂融合度;紧扣好老师、大先生,让教师队伍更有战斗力和示范性;紧扣提质增效,加快推进思政教育体系高质量实现“一体化”发展。



吴潜涛教授对研讨会进行总结。他指出,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气势磅礴、视野宏伟、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意境深远,是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纲领,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方向、指南。大家从多个方面对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深入研讨,对讲话精神的核心要义有了更多深刻的理解。希望专家学者能够将这些研究不断深入,同时,也希望大家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深入研究如何把这些创新成果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说服力,用理论创新的成果铸魂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