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将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6月30日下午,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教职工“结对互助 助力成长”实事项目启动。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陈建军、院长田芝健,党委委员张才君、副院长茆汉成、导师代表方世南教授、姜建成教授、杨渝玲教授、青年教师代表田然、郑善文、张建晓、李亚熙、顾梦婷等参加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学院师资队伍与人才专员刘媛媛主持。

陈建军书记介绍了教职工“结对互助 助力成长”工程的项目背景以及前期筹备情况。他指出根据《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等相关文件精神,我院人才引进力度加大,新入职的青年教工队伍不断壮大,助推青年教职工能力提升和快速成长是学院重点工作之一,通过结对共建互助,有针对性地加强青年教职工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政治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
科研导师代表方世南教授、姜建成教授、杨渝玲教授等纷纷表示,“独行快、众行远”,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这个特殊历史时期,通过结对共建的方式,建成学术发展共同体,教学相长,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色,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助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
德政导师代表、学院党委委员张才君、副院长茆汉成也讲述了自身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心路历程,勉励年轻人“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青年思政课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承担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更需要加强政治领航,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高等学校教师的师德规范。
青年教师代表张建晓博士、吉启卫博士对学院搭建平台、助推青年人成长表示感谢。他们表示,要在结对导师指导下,自觉从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情况、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加强修炼,不断提高。
田芝健院长对结对共建互助活动给与高度肯定,他指出教职工“结对互助 助力成长”项目,立足政治领航、结对共勉;科研创新、结对攻关;教学改革,结对推进等方面,为青年教师选派德政导师、科研导师、教学导师,期望通过传、帮、带和领、助、推,切实加强学院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切实加强思政名师队伍培育,助推青年教师全面发展,充分发掘全体教职工的潜能,最大程度调动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学院和学科发展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