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 | 探索基层党员冬训“秘笈”,这场“姑苏论剑”值得一听
时间: 2019-04-18  作者:   浏览次数: 1422

编前话

    今年以来,姑苏区坚持守正创新实践,不断提升冬训工作质量和水平,把冬训作为增强党员党性修养,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内容和抓手,通过“三个确保”扎实推进基层党员冬训工作。

    新时代,新征程,新要求。姑苏区通过“全覆盖+严要求”,确保工作部署落实到位,将基层党员冬训工作放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谋划和部署,切实做到宣传发动到位、任务落实到位和督查指导到位,确保冬训工作各项要求不偏向、不走样。

    姑苏区通过“转作风+送服务”,确保学习培训扎实有效。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整合各方资源切实为基层党员冬训提供服务,打造姑苏基层党员冬训服务新模式,联合苏州日报社成立“苏报智库姑苏区党员冬训服务中心”,整合党媒资源和智库专家力量,为全区基层党组织提供品牌打造、师资储备、专题调研、媒体宣传等全方位冬训服务。此外,还组建“姑苏党员教育讲师团”,针对基层开展理论学习难、邀请专家难等情况,选聘一批本地高校和党校专家,开展“送课进基层”服务,既保证了师资力量又保证了冬训时长和冬训专题全覆盖。

     姑苏区还以“促创新+重实效”,确保党员参与率和积极性。在认真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各基层党(工)委根据辖区党员需求特点不断创新学习形式,开展“定制化”学习服务,确保了全区基层党员冬训参与率和覆盖面。全区积极探索“互联网+”学习新模式,统筹线上线下两种学习方式,将冬训工作与“学习强国”等网上学习平台使用有机结合;探索“文艺+”学习新模式。把理论学习用文艺的形式呈现,如沧浪街道探索打造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探索“名嘴+”学习新模式,将专家说与百姓说有机结合,大力培育了一批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演讲能力突出的基层干部、老党员和先进模范,组建“百姓名嘴”基层宣讲团,用百姓声音传播党的声音。

    当前,高质量基层党员冬训如何探新路、求实效?“姑苏实践”给基层党员冬训提“供了怎样的新启示?本期“苏报智库”专门邀请了8位专家和姑苏区街道领导撰文出新招、谈体会,现特摘发文章的主要内容,以飨读者。

  

守正创新中开创党员冬训新局面

  

新中开创党员冬训新局

  田芝健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党员教育质量的提升事关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质量、事关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质量。因此,必须要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开创党员冬训新局面,努力提高党员培训实效,全面增强党员各项本领,为实现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强大党员力量。

    姑苏区在守正中坚持以内容创新丰富党员冬训新内涵。姑苏区专门组织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专题培训,引导广大基层党员深刻领会“十个始终坚持”的伟大成就、“九个必须坚持”的宝贵经验,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形成开放合力,激发敢闯敢干的勇气,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为进一步深化对当前经济形势的认识,姑苏区专门组织开展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专题培训,引导广大基层党员准确把握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各项工作部署,辩证看待当前经济运行形势,深刻认识中央关于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今年姑苏区党员冬训在高举思想旗帜的同时,不断创立新的学习形式,取得了让参训党员满意的实效,开创了党员冬训的新局面。

把握新时代党员冬训的新要求握新时代党员冬训的新要求

  把握新时代党员冬训的新要求

  

  刘建芳

苏州市委党校教授 

  

     冬训作为基层党建的有利抓手,本次冬训是决胜第一个百年目标关键时期的一次重要冬训,新时代有新形势新使命新征程,更需要精准把握好新形势新坐标。

     一是要明确目标:决胜全面小康社会,争当苏州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先行军。姑苏区的党员冬训,要思考“我为姑苏做什么”,既要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又要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全力处理好古城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做实做亮历史文化名城之“核”,推动姑苏区切实走在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最前沿。

    二是要明确要求:坚定理想信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通过冬训,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新课题。

    三是要对标找差:强弱项补短板勇担当,不断激励担当干事精气神。全体基层党员、基层干部和基层党组织要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主动对标找差,强弱项补短板,练内功强基础,锻造一支信念坚定、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清廉的党员干部队伍和一批讲政治有组织力号召力的坚强的基层党组织。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孔川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开展新时代基层党员冬训,如何发挥社科理论工作者的理论优势和专业优势,在开展基层党员冬训工作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新的时代课题。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论述,也是推动社科理论工作者融入基层党员冬训工作的基本遵循。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回应基层党员群众的理论诉求。姑苏区借助苏报智库的平台,联合成立苏报智库姑苏区基层党员冬训服务中心,共同聘请姑苏区基层党员冬训讲师团,这一创新形式和载体为社科理论工作者提供了传播理论传播真理的舞台,解决了基层党员冬训找不到专家、找什么专家的难题,为社科理论工作者和基层党员群众搭建了理论连心桥。

     理论创新离不开实践创新。基层党员冬训要关切基层党员群众的实践探求,结合基层党员群众的创新实践,尤其是结合江苏省、苏州市和姑苏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事业和民生建设等各方面取得的成绩,涌现出的各种典型人物代表和先进模范,把他们奋斗的故事、拼搏的精神、感人的事迹讲好讲响讲亮,增强党员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动力。

  

  探寻冬训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

  

  潘福能

苏州市委党校副教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的时代,这也要求新时代冬训工作做到与时俱进,在“守正”的前提下进行“创新”。

    一是活动的渠道要更加拓展。基层党员冬训的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党员参与冬训的覆盖面。在信息传播方式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要采用“集中+分散”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打通宣传党员、教育党员、关心党员、服务党员“最后一公里”。

    二是活动方式要更加多样。今年冬训中,金阊街道用讲座、快板、小品、评弹等方式宣传理论和改革开放的成就,双塔街道组织各个党支部集中观看反映苏州改革开放历程的微电影等都是很好的尝试。

    三是活动的针对性要更加集中。今年冬训在苏州全市基层组织全面开展了“奋进新时代 改革再出发”主题大讨论活动就很好地切合当下党员干部思想的实际,高度聚焦当前存在的“不想为、不能为、不敢为”和“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的问题,激发党员干部继续发扬“三大法宝”精神。

    四是活动的组织要更加强化。基层一把手是要亲自带头作表率,要坚持完善冬训的各项制度建设,强化考核和监督,确保每位党员能够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冬训任务。要注重冬训效果的转化利用。

  

  冬训与基层党建融合推进增活力

 

 

杨跃

姑苏区双塔街道党工委书记 

  

    党员冬训是加强基层党员教育、提升党员素质的一大创造,随着时代的发展,党员冬训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比如随着基层事务增加,在冬训投入比重上有所减小,随着两新组织发展,业务与党建间的平衡需要把握。双塔街道认为,只有将冬训工作与基层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强化政治功能,提升组织效力,推动成果转化,才能确保党员冬训取得成效。

    做好党员冬训要守正夯实常规必选动作。我们通过座谈、征询意见等形式,认真梳理辖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党组织、党员的共性需求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冬训实施方案,通过4个抓手,即抓集中培训、抓特色项目、抓渠道拓展、抓主题活动,形成了冬训5项规定动作,通过这些必选动作,为基层开展冬训工作厘清思路,守住底线。

    我们街道通过创新开辟百舸争流局面。以更新理念,拓展思路,丰富载体模式,创新方式手段,积极推动冬训工作实现新作为。此外,通过压荏责任提升冬训实效。在组织领导上强起来。通过书记抓,抓书记,把基层党员冬训的“训”字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主要领导“领学”“引学”“带学”的作用。当然,如何进一步将冬训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仍是一项艰巨的课题,党员学习教育永远在路上。

  

  党员冬训要坚持“三要三不要”

葛宇东

姑苏区虎丘街道党工委书记 

  

    近年来,冬训工作适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创新学习模式,为确保党员参与热情高、学习氛围浓、学习效果好,成效事半功倍,在与时俱进的同时要注意“三要三不要”。

    要“抱团学习”,不要“零敲碎打”。冬训是面向全体基层党员的普遍式教育,要求应训尽训,参训全覆盖。姑苏区虎丘社区根据实际情况打造“组织生活漂流瓶”,依照党员分布流动安排学习场地。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支部委员逐一走访异地党员,做通每个人的思想工作,实现实地参训率100%。基层党组织在设计冬训课程时,既要顺应时势,抓牢互联网这个新渠道,更要摆正集体学习的重要地位。

    要“脚踏实地”,不要“清谈空谈”。冬训的目标是宣教党的最新的思想精神,提高基层党员思想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基层党组织在设计冬训课程时不能脱离“知行合一”,设置课程时要善于借力打力,把理论学习的成果渗透到工作中去。

    要“百战雄师”,不要“各自为战”。基层党组织在宣讲主体上逐步推陈出新,让更多的主体参与到宣讲团队中,通过不断的实战把原本松散的“地方武装”磨炼成冬训工作“最硬的一杆枪”。

  

围绕“四个注重”做实冬训工作

  

王正茂

姑苏区沧浪街道党工委书记 

  

    姑苏区沧浪街道严格按照省、市、区委工作要求,紧密结合街道自身实际,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求突破,努力推动冬训教育全覆盖、内容全到位、形式有活力、成效看得见。

    一是注重组织引领,提高政治站位。沧浪街道党工委落实“一把手”责任制,街道、社区书记带头讲好第一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准确把握意识形态引领作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二是注重内容落实,夯实理论基础。本次冬训围绕5个专题进行集中教育培训,通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

    三是注重形式创新,激发学习热情。在冬训的组织形式上,街道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求突破,在落实好授课、讨论、测试等形式的同时,做到创新提实效。

     四是注重成效转化,推进全面发展。街道始终把学习作为工作的有力推手,将理论转化为工作的效能,以学习促发展,以学习促成效。一是以学习推动中心工作。二是以学习推动经济“两转”。三是以学习推动文化发展。

  

  突出“三个转变”深化冬训内核

  

李静

姑苏区吴门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吴门桥街道立足实际,不断探索方法,深刻总结经验,以“三个转变”为方向,不断深化冬训之“训”内核。

    一是“训”之体系从“单一化”向“立体化”转变。街道将视角从做好理论培训工作转移到构建党员教育管理科学化体系上来,推行“吴门先锋”党校实体化运作,打造基层党员教育管理“俱乐部”,打造“学习强国”线下服务中心,围绕基层党员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专业、系统地定期在党校开设讲坛类、党课类、培训类、研讨类和展示类五大类核心课程,丰富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二是“训”之主体从“请进来”向“起炉灶”转变。街道不断挖掘各领域宣讲人才,组建“吴门名嘴”宣讲团,注重发挥身边人、身边事的教育激励作用,用百姓声音传播党的声音,累计开展宣讲活动30余场,受众达千人次,获得明显成效。

    三是“训”之成效从“了于心”向“见于行”转变。街道在做好面上冬训工作的同时,不断深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宗旨,延伸党员冬训“组织力”。一是扎实开展“支部+”先锋行动,进一步深化党建网格工作。二是持续夯实支部标准化规范化“两化”建设,认真开展好“五个一”活动。三是稳步推进党支部评星定级机制,充分发挥党支部组织党员、服务群众功能。

  

  

本文原载于4月16日《苏州日报》A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