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党的二十大】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志明教授应邀为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作专题讲座
时间:2022年11月29日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
为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升全院学生学术素养,近日,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主任刘志明教授为全院学生作题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专题讲座。学院党委书记陈建军、院长田芝健教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吉启卫老师及学院本科生、研究生两百余人参加。本次讲座由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苏州大学)、苏州大学“思政田园”名师工作室主办,院团委、院学生党总支、院研究生会、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苏州高校马院联盟(筹)、苏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院(筹)、在苏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体备课与宣讲中心(筹)协办,活动由吉启卫主持。
学院党委书记陈建军在致辞中对刘志明教授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强调,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学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学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对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为进一步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部署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各基层党组织持续开展了学习研讨,今天,学院特别邀请刘志明教授为同学们开设专题讲座,为各位同学深入思考如何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提供了重要机会,希望同学们深入学习、准确领会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勇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刘志明教授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内容,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方面展开论述。通过结合丰富的史实,刘志明教授系统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历程,深刻阐述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他强调,要深刻理解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深入研究把握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契合之处。同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互动中,更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在互动提问环节中,2021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硕士研究生沈鸿运、202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郑婷、2021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邢涵分别交流了学习心得。刘志明教授围绕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对同学们的学术研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学院院长田芝健教授进行总结讲话。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各位同学要在“研”上做好文章,在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上走在前、作表率,持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认识和研究。他希望同学们能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立足学科特点、发扬学科优势、夯实理论基础,坚持创新思维和问题意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力争推出更多理论深厚的学术成果,努力将自身使命与时代大势相结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通过此次专题讲座,学生们深刻领悟了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意义和现实要求。在新的征程扬帆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将珍惜韶华、毅勇前行,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争做一代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新时代中国青年。
图|朱栎蓉 文|田艳丹 审核|吉启卫 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