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导老师林慧平副教授带领模拟联合国协会代表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参加第十五届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

时间:2018年10月16日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



 20181011-14日,由中国联合国协会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在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隆重召开。苏大模联派出了由3位同学和1位指导老师组成的代表团前往参加大会。

苏大模联代表团合影(从左至右:曹炜、林慧平副教授、陆柯羽、张玉珊)


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CNMUN)创办于2004年,每年由中国联合国协会和承办校共同举办,受到外交部国际司、联合国驻华系统等的大力支持,是全国层级最高、最具影响力的模联盛会。大会旨在提升中国青年综合素质、为世界贡献力量和智慧,为参会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开拓视野、能力提升的良好平台。

本届中模,共设置了包括主新闻中心在内的7个委员会,全部采用英文作为工作语言。委员会议题涉及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关目标以及关系到地区安全与稳定的部分重大问题,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

本次苏大参会代表团由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林慧平副教授担任指导老师随团指导,来自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16级的曹炜同学担任观察员领队,来自医学部17级的张玉珊同学和来自传媒学院18级的陆柯羽同学作为代表参与会议。其中,张玉珊同学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会场代表赤道几内亚,讨论叙利亚局势;陆柯羽同学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代表韩国,探讨促进和保护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议题。

前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中国驻南非大使王学贤先生苏大模联代表团的合影


1011日晚,组委为参会代表组织了欢迎晚宴与欢迎舞会,代表们在活动中与各自委员会的其他代表相互熟悉并展开磋商,与盟友国家和议题上利益相似的国家代表商讨会议方向与策略,为正式会议的讨论做准备。我校代表团的两位参会代表也在交流中开始会议决议文件的准备与起草工作。

1012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艺体中心音乐厅举行,中国联合国协会的领导嘉宾莅临现场。中国联合国协会副会长兼总干事张丹女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姚莉女士、中国外交部国际司大使张越先生、澳大利亚驻华使馆发展合作办公室主任柯蔼琳女士先后上台致辞,阐述了开展模联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他们对于本次大会的期望。随后,大会还播放了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祝贺视频和来自联合国全球传播事务副秘书长的贺信。

外交部国际司的张越大使在开幕式上致辞


开幕式结束后,参会代表与领导嘉宾共同合影留念,随后便开始了指导老师会议和参会代表分会场破冰讨论。

中国联合国协会高级官员李南出席指导老师会议并担任主持,林慧平副教授向各位老师介绍了苏州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的发展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情况,重点介绍了自主编写的《苏州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学术指导手册》(9万字)的内容和使用,目前正在着力通过大学与高中模联社团间的交流与合作,打造苏州地区高校模联协会带动高中模联社团发展的新模式。林慧平副教授指出,苏州大学一贯重视国际化发展和国际人才的培养,早在东吴大学建校期间,就有一批校友亲历东京大审判,用智慧、勇气和学识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利益。我们要顺应中国改革开放新时代的需要,积极发挥各高校模联协会的作用,培养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关心国家发展、有较强国际交往能力的强国一代新人。

参会代表破冰会议按照点名—一般性辩论—自由讨论—介绍和审议决议草案—表决决议草案的顺序进行。代表们需要在三天的会议中对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并以国家集团为核心起草决议草案,针对议题提出系统性的措施与建议,并在最后对经过审议和修正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

来自传媒学院18级的陆柯羽同学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场代表韩国,针对“促进和保护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议题,她在一般性辩论发言中说道“随着人类社会步入21世纪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如今的社会发展大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权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但与此同时,在促进和保护人权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冲突。”接着,陆柯羽同学阐述了韩国政府和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为核心的国际组织在保障人权方面所做出的的努力与贡献。她同时指出,在当前议题下,韩国政府在未来将重点关注人口老龄化、社会福利、妇女地位与权利、贫富差距、教育资源分配和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等六个方面并针对每个方面的问题都拟定了具体的政策措施与解决方案。


传媒学院18级的陆柯羽同学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场代表韩国

陆柯羽同学在会场上发言

人权理事会会场进行投票表决


相比人权理事会,来自医学部17级的张玉珊同学所在的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会场气氛要紧张很多。针对叙利亚的停火问题和化学武器袭击事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以俄罗斯为首的部分国家针锋相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张玉珊同学代表赤道几内亚在发言中指出“赤道几内亚政府高度关注叙利亚局势,支持在联合国框架内寻求叙利亚问题的和平解决。赤道几内亚政府一贯认为,政治谈判是解决叙利亚问题的重要途径。国际社会应该密切合作,达成一个尊重叙利亚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并有利于叙利亚人民的政治解决方案,以便在后续开展谈判,为彻底结束叙利亚的武装冲突和动荡局势打下基础。”为此,张玉珊同学向与会各国提出了开展政治斡旋,协商停火、设立国安全区、促进国际谈判的进行以及建立更加公平有效的化武监督机制等建议。

医学部17级的张玉珊同学在联合国安理会会场代表赤道几内亚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会场


随着会议的不断进行,越来越多的国家代表上台发言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对于议题的讨论也在不断深入。两位参会的同学一边倾听其他代表的发言,一边用纸笔记下其他代表发言中的重点内容与关键词,根据其他国家代表的发言内容以及自己的立场进行后续的发言。同时她们还通过意向条与国家集团内的盟友国家保持着密切的沟通,按照会议进程协调国家集团接下来的会议方案。

晚上九点半,结束了一天的会议,两位同学和其他的代表们都疲惫地回到了酒店,但他们的工作还没有结束,回到房间,稍作休息,便又带着电脑和资料聚到一起,开始了热烈地磋商与讨论。同一国家集团内的代表通过会议记录对于白天会议情况进行了分析整理和总结,并根据实际的会议进程调整国家集团在之后会期中的战略。同时,最为关键的是,代表们还需要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决议草案的起草工作。凌晨两点半,陆柯羽同学才结束了与其他代表的讨论与文件写作回到自己的房间,而张玉珊同学则起草文件直至三点。

代表们深夜还在酒店大厅磋商和起草文件


在会议期间,林慧平副教授和领队曹炜同学一直在两个会场观摩。林老师及时根据会场的谈判进展情况,为两位同学分析议题和他们各自代表国家的立场与战略,并给出了专业的指导意见,让两位同学受益匪浅。曹炜同学作为观察员,在场内场外实时为两位同学提供建议与帮助。代表团还在林老师的带领下与担任评委的大使和外交界前辈们进行了交流,听取了他们宝贵的建议。

林慧平副教授正在为两位同学做指导

王学贤先生与苏大模联代表团进行交流


除了正式会议以外,大会组委安排了高端嘉宾论坛和社交晚会等活动,参会同学们在参与中有了更多的体验与收获。13日下午,苏大模联代表团参与了高端嘉宾论坛,大会组委邀请了前外交部西亚北非司副司长,历任中国驻伊朗、阿联酋、荷兰大使兼中国常驻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代表,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华黎明先生前来为参会同学做了题为“崛起中大国的国际战略”的精彩讲座。华老先生在讲座中从中国崛起的速度与能量、中国崛起遭遇全球化的悖论、崛起的中国将走出“国强必霸”的历史宿命、中国的崛起任重而道远、中国外交的选择等五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的机遇与挑战,同时鼓励广大同学理性爱国、心系外交,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高端嘉宾论坛现场

前外交部西亚北非司副司长,历任中国驻伊朗、阿联酋、荷兰大使兼中国常驻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代表,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华黎明先生与苏大模联代表团的合影


同学们听了华老先生的讲座都很感慨。陆柯羽同学说,年近八十的华老前辈谈起中国崛起的过程和自己的外交经历可谓是如数家珍,从他的语气中能够听出满满的激动与自豪,那是一种对祖国发自内心的的爱与眷恋,这让她非常感动。曹炜同学说,从这些为祖国外交事业奉献了大半辈子却依旧在坚守的外交界前辈身上,他看到的是支撑着共和国经历数十年风雨、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的一座屹立不倒的丰碑。

当晚的社交晚会上,苏大模联代表团的同学与其他学校的模联社团展开了友好交流,相互分享社团运营的经验,探讨今后的合作途径。

苏大模联执行秘书长曹炜(左1)在社交晚会上与来自南京审计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中南民族大学和江苏警官学院模联协会的同仁的合影


王学贤先生与华黎明先生为苏大代表签字并写下寄语

王学贤先生对苏大模联的寄语



为期四天的中模会议,同学们得到了模拟国际外交事务的确切感受。通过会前的调研议题、收集资料,会中和会后的积极磋商、挑灯起草文件的不眠之夜,同学们开拓了国际视野,提升了沟通交流和跨文化交往的能力,强化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在会期结束的点评里,华黎明大使和王学贤大师肯定了苏州大学模联代表团两位参会代表积极争取国家利益的谈判态度,和勇于辩论,迎难而上的外交风范。并为苏州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写下美好寄语。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