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团委与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召开社会实践专题研讨会

时间:2021年06月25日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

为进一步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改革创新,624日上午,社会实践专题研讨会在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606—6418会议室举行。校团委书记于潜驰、副书记谢凯、书记助理顾雁飞,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陈建军、院长田芝健、副院长朱蓉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研中心主任孔川以及概论教研室主任陈枢卉、基础教研室主任顾宏松、原理教研室主任张晓、院团委书记金鑫、研究生思政课教研室副主任王慧莹等参加会议。



校团委书记于潜驰、副书记谢凯分别介绍了学校各级团组织社会实践开展情况。他们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今年的社会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求,结合各学院(部)专业特色和学生专长,采用点面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组建重点团队带动等方法具体落实。

田芝健院长感谢校团委一直以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的指导和支持。他指出本次共同召开专题研讨会,就是要高质量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高质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高质量推进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更好地实践育人,立德树人。思政课实践教学要体现改革创新精神,要紧扣新时代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时代主题和两个大局,引导学生站在家乡看世界,从世界看家乡。紧扣建党100周年,把党史教育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通过看家乡巨变,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学院将与团委密切合作,依托思政课实践教研中心、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大学生文明实践中心和各教研室,着力于思政课实践教学队伍建设,整合队伍资源,统筹思政课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引导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带队指导、随队行动,培育实践指导名师。通过返家乡活动,引导大学生看家乡、知家乡、爱家乡,围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城市文明创建、新时代文明中心建设等,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

陈建军书记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此次专题研讨会非常有意义,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团中央、团省委相关工作精神的具体落实,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创新,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希望在此次研讨会基础上,继续聚焦主题,优化选题,共同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质量。

双方围绕社会实践主题、试卷选题、方案落实、过程化管理等话题开展了深入互动交流。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积极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学院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顶层设计,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程建设成为学生喜爱的思政“金课”,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