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志明教授应邀为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两门“概论课”教研室作学术报告

时间:2022年11月12日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

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1月4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主任刘志明教授应邀作题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线上学术报告。本次学术报告由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苏州大学)、苏州大学“思政田园”名师工作室、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主办,苏州高校马院联盟(筹)、苏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院(筹)、在苏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体备课与宣讲中心(筹)协办。来自苏州大学、贵州医科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常熟理工学院、宿迁学院、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近百名教师代表参加。报告会由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吉启卫主持。


刘志明教授围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做到“两个结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详细讲解和论述。他运用经典案例深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强调要坚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实做到“六个坚持”,不断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维度推动党的理论创新,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发展。

在提问答疑环节,来自贵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张若男老师、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郭丹凤老师、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戴梦石老师,分别就如何促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逻辑、如何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问题与刘志明教授进行了互动。

在交流发言中,贵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才国教授表示,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切实做到“两个结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担负起思政课教师的重要职责。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主任陈枢卉副教授表示,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切实在思政课教学中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和新征程上党的中心任务,不断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更好立德树人。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芝健教授在总结讲话中首先分别对刘志明教授应邀作报告和有关高校马院对本次学术活动的热切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刘志明教授的学术报告既是一次专题辅导,也是一次在苏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集体备课会。思政课教师要结合学院学科建设和思政课教学改革特点,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开展教学研究,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明确要求,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时“三进”,把党的创新理论讲准、讲深、讲透、讲活,吃透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不断加强政治引领,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学和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作用,不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图文|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

审核|陈枢卉 吉启卫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