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毛瑞康受邀参加新时代苏州共青团奋斗精神主题大讨论

时间:2019年03月28日      来源:青春苏州      责编: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318日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所以今天,我们的“新时代苏州共青团奋斗精神主题大讨论——传承篇·高校学生分享会”,正是以传承红色基因和爱国情怀为重点,讨论如何传承红色基因和爱国情怀,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次活动由苏州团市委、苏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苏州科技大学承办,苏州团市委副书记汤宁、苏州日报报业集团时政融媒体中心总监吴秋华、苏州部分高校团委领导、老师及各区团委干部至现场观摩。

  

    活动邀请了来自苏州五所高校的青年学生代表到现场与大家面对面分享交流。此外,苏州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会会长毛瑞康也应邀至现场,围绕本次分享会的主题及高校思政教育和大家畅谈了自己的观点与感受。

一起来看看他们都分享了哪些内容。

  

担当作为,做“有为”的青年

  

分享者:樊凡


    作为第一位分享者,苏州大学播音主持专业大一学生樊凡从青年官兵、二次元青年等角度,讲述当代青年独特的爱国情怀。她说,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

樊凡说,有一批人,他们被称为驻扎在B站的二次元爱国青年,他们把国家当成偶像,我是它的粉丝,这样来爱的。在B站,一些军事、主旋律或富含中国元素的视频,常常能见到饱含爱国热情的弹幕。这一代年轻的二次元爱国者身上存在很多共性:从小生活富足,教育各方面良好,他们真的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非常好的国度,他们发自内心地爱着我们这样一个国家。

    “由此看来,爱国不仅仅是某一时刻心中升起的激情,更是在冷静地沉淀感情之后依然长存于心中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在根本上,是因看到国家的强大而建立起来的。”

  

奋斗是青春的底色

行动是最好的传承


分享者:李子佳


    来自苏州科技大学的李子佳同学向大家分享了一段段自己身边的生动故事,他告诉同学们奋斗是青春的底色,行动才是最好的传承!

    李子佳说,无论做红色基因的接班人,做理想信念的传播者,还是做人民的勤务员,都必须落到行动中来。团学组织招新,她和几个朋友都加入一个很不起眼的社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协会,并且走进中小学做系列的爱国主义宣讲。慢慢地同学们喜欢上了讲课的感觉,更多的同学加入了社团。

    “传承红色基因,需要的是一个良好的载体。无论是访谈听故事,还是去革命基地身临其境,都不应该是举面旗、喊喊口号、做做样子,而是要与历史深沉对话,与伟人心灵相通,用行动激活初心使命的赋能之旅。奋斗是青春的底色,行动才是最好的传承!”

五四精神与传统文化

  

分享者:辛松卓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大二的辛松卓同学认为,新时代,我们青年对于“五四精神”不但要静心沉淀去领悟、感悟传承去发扬,更要结合时代去创新。

    辛松卓说,我曾经在一次与外国留学生交流活动中探讨中国文化,他们提出了对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质疑,甚至于某些层面上的误解。其实,许多外国友人只是注意到了文化表象,并没有深入去观察研究我们对文化的重视与举措。我们的文化不只是有雄厚的历史祭奠,将之与时代紧密结合的文化传承者更是不可或缺。与传统文化一脉相通的时代精神也为人称道。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精神是当代青年必不可少的强心剂。其中,五四精神“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的核心犹如青年思想的主心骨。

   “我是一名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大多陪伴着我的是刺绣、雕刻、陶瓷等等。这些看似中老年喜好的东西,不是很时尚,可我认为她的背后藏着的是五千年的风雨,五千年的精华。”

弘扬“五四”精神,放飞青春梦想

  

分享者:王森


    来自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王森是视觉传播与设计制作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同时也是校学生会办公室主任。现场,他从“爱国主义”、“勤奋学习”等4个方面分享了他对于五四爱国精神的理解。

    王森说,弘扬爱国精神,就是要将我们的爱国热情转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民族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弘扬进步思想,就需要我们与时俱进,摒弃腐朽、落后的思想,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主,就在于增强我们的主人翁意识,关心国事,提高参与政治的热情;弘扬科学,就要求我们对科学高度重视,增强对空间、资源的开发意识,同时完善各项制度和法律。

    “只有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才能真正体验到人生的快乐和幸福,成为品德高尚,精神充实的人。”

使命召唤,追梦前行

  

分享者:陈紫萌


    苏州市职业大学的陈紫萌同学也从自身专业出发,分享了自己在校园广播台工作、参加吴文化讲解团和支教志愿服务的故事。

    陈紫萌说,2018年暑假,苏州市职业大学团委指导“益往黔行 筑梦少年”暑期支教志愿服务团,深入大山深处的松桃苗族自治县小河村完小开展为期近1个月的支教志愿服务,她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

    志愿服务团通过开设“七彩课堂”、改造“爱心书屋”、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开展禁毒宣讲等等系列活动,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孩子们初次学习到了英语、舞蹈、足球、书法、绘画课程,既培养了综合素质,也增强了成长的自信心。

    “人生出彩,青春有梦。无论是民族大业还是个人前途,积流成海积土成山,这永远都是青年们梦想绽放的底气所在。”

  

    活动期间,苏州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会会长毛瑞康也来到现场,他在聆听了五位学生的精彩分享后,结合本次分享会的主题和他所从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同现场150余名高校学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看法。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因此,上好思政课就是要通过榜样示范,让大学生产生向上向善的情怀和见贤思齐的自觉,充分发挥榜样的“涟漪效应”,用一颗心温暖另一颗心,用一个人影响一群人,最终实现正能量的持续传递。

  

    活动现场,苏州科技大学舞蹈团、流行乐团分别带来了舞蹈《芳华》和歌曲《我爱你中国》,他们用自己的文艺才华向大家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激情和昂扬斗志。

  

    此次活动是苏州团市委三场新时代苏州共青团奋斗精神主题大讨论活动的第二站。4月,即将开启活动“弘扬篇·'新青年'Talk”,该篇章将围绕实现个人价值与岗位建功,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五四运动100周年,邀请各类青年代表,就如何助推苏州高质量发展,如何将个人的“青春梦”融入祖国的“中国梦”进行讨论,分享新时代青年故事,展现新时代青年岗位风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