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线召开深化博士生思政课教学改革集体备课会
时间:2020年04月01日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
2020年3月31日下午,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线召开深化博士生思政课教学改革集体备课会。苏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张进平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才君研究员,院长田芝健教授、副院长朱蓉蓉教授、副院长茆汉成,学院党委委员姜建成教授、许冠亭教授,《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时事政治》《学术规范与学术诚信教育》等课程专题教研组长或组长指定代表、深化博士生思政课教学改革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以及博士生思政课教研室秘书等共计20余人参加备课会。备课会由田芝健院长主持。
根据议程,杨渝玲教授、宋德孝教授、范俊玉副教授、孙庆民研究员、郑芸副教授、许冠亭教授、朱蓉蓉教授、张建英副教授分别代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研组的《当代发展问题》《当代社会思潮》《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当代中国发展战略布局》《当代社会治理》《当代社会主义的新发展与苏南实践》《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八个专题教研组,姜建成教授代表《学术规范与学术诚信教育》教研组,孔川副教授代表《时事政治》教研组分别汇报了本教研组专题教案课件完善情况和录播准备情况。孙宁华教授、王淼教授围绕抗疫精神的文化溯源、学术诚信与学术责任等发言,与会成员认真听取汇报,并围绕教案课件完善、教学重点、录播安排等进行了研讨,提出了具体建议。


苏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张进平在听取汇报后对各位老师辛勤付出给予肯定,就进一步深化博士生思政课教学改革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要对照工作进度安排加快工作节奏,提前做好录播准备工作,确保按计划完成录播任务。二是要围绕博士生特点,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在备课过程中,要正确处理课程内容的基础理论与历史发展辩证关系,多采用案例教学法,运用生动活泼事例吸引学生眼球,在潜移默化中向博士生宣传国家政策,让博士生知晓何为中国道路、为何要走这条路、怎样走好这条路,坚定道路自信,促使博士生自觉把自身行为与国家发展联系在一起,用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紧跟党走,从灵魂深处坚定正确信仰,实现入心入骨的教育初心初衷。
田芝健院长对各位老师辛勤劳动表示感谢,就深化博士生思政课教学改革工作进行了布置:第一,要提高站位,认清定位。从课程属性看,落实好博士生思政课由《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时事政治》《学术规范与学术诚信教育》等课程教学,是开展博士生培养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这些课程都要定准思政课属性;从授课对象看,博士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硕士生,要考虑博士生知识结构、理论基础等特点有的放矢;从课程内容看,要从立德树人高度、学术学理深度、政治理论视野、人生事业境界等进行总体考虑,深化教学改革创新。第二,要坚持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要针对博士生需求,实现备内容、备方法、备教学统一,在线上教学或面授中都要强化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把理论科学性、实践针对性生动而又深刻地呈现出来,为博士生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服务。第三,要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思政课教学、博士生培养中的运用,在当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和实践互动上有充分体现,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学专题及其所讲述的中国故事渗透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要求,把思政课讲深刻、讲生动。讲出学理性,以学理服人、以真情感人、以道义育人、以德法立人。第五,要强化引领作用。作为博士生培养综合改革试点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精准到位服务,推动教学质量有新提高,强化博士生思政课教学改革对博士生政治方向、科学思维方式、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学用知行发挥引领作用。第六,要做到讲政治,把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到课程讲授、文献阅读、课程录播、后续服务全过程,做到课堂讲授守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强化红线、底线、高线意识。田院长还就录播时长、录播方式、录播进度安排、教学平台(网站)呈现等进行工作部署,并就单独组建博士生思政课教研室和硕士生思政课教研室后教研室建设和工作开展提出具体要求。
张才君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做好深化博士生思政课教学改革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第一,要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高度认识博士生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大意义。博士生的地位、作用与其他学生有比较大区别。思政课是博士生教学计划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做好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课程。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深化博士生思政课教学改革。第二,要从意识形态高度认识深化博士生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上好博士生思政课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关键一招,如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都与博士生思政课教学改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第三,要从立德树人高度认识深化博士生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大意义。既要帮助学生立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也要帮助学生立好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老师自己首先要立好德。为博士生授课的老师,既要有较高的学问、学位,更要有德性和人品上的示范。作为思政课老师,要言传身教,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授课过程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引导、引领学生。各位老师在备课授课过程中要真下功夫、下真功夫,积极改革,创造出真正的业绩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争光、为苏州大学添彩。

据悉,苏州大学作为教育部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之一,为积极推进博士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2018年学校研制发布了《苏州大学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校研究生院(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对照学校制定的《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任务书》抓落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学校统一部署,积极推进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在实践中结合教学内容、时代要求和学生发展需求,着眼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探索符合校情和学情实际的创新性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精心设计教学专题,组织精干教学队伍,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教学改革试点不断深化,增强博士生思政课教学工作的时代感和实效性,增强博士生思政课学习的满意度度和获得感。为深入推进博士生思政课教学改革,校研究生院领导多次到学院进行调研指导;学院专门成立深化博士生思政课教学改革领导小组、专家组,单独组建博士生思政课教研室,明确各教学专题教研组及组长责任。3月10日研究生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深化博士生思政课教学改革负责人会议,进行在线研讨,在总结前一阶段思政课改革实践基础上,明确了进一步推进线上精品课程录播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抗疫期间,各专题教研组分别组织多次教研组集体备课。本次集体备课会的召开,突出深化博士生思政课教学改革紧抓落实、提质增效。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思政课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