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小课堂 战疫正能量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思政课战疫小课堂”专项活动
时间:2020年03月11日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充分体现了疫情防控的中国担当、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教育部社科司面向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起的“思政课战疫小课堂”专项活动。郑芸、胡绿叶、王晓蕾、孔川老师已经完成视频录制工作并集中报送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这些视频还将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专题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学习。
郑芸老师在《共建共治共享 齐心抗疫有方》中以疫情防控中的社会治理格局为主题,重点说明“共建”是缓解疫情防控中社会生产、服务供求矛盾的重要方法;必须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统领下,用民主协商的方式吸纳并组织企业、社会组织、公众力量参与“共治”。目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已经明显好转,人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全民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的目标和宗旨。

胡绿叶老师在《坚持党的领导,硬核战“疫”》中,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和阻击战,讲解什么是党的领导,党的领导的思想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能力优势和制度优势是如何转化为战“疫”的硬核力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王晓蕾老师在《依法防疫 夯实疫情防控法治保障》中着重阐述法治在疫情防控中的重大意义,强调了法治具有规范性、协调性、保障性作用。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环节阐述了法治在疫情防控中的发力环节和具体要求,遵循要求,具体阐述了如何把依法治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抗的治理效能。

孔川老师在《理性明辨 增强疫情谣言的免疫力》以壮大疫情防控的舆论为主题,深入分析了疫情爆发后各种疫情谣言的真面目,引导同学们要遵纪守法不造谣,理性分析不信谣,科学明辨不传谣,按照全国一盘棋,上下总动员的要求,共同维护全民战疫的良好舆论空间。

疫情爆发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打好战“疫”思政课的组合拳,认真落实好“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精神,积极探索网络在线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将线上教学和线下自主学习有机结合。运用好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题材,把疫情现场转化为思政课堂鲜活的案例,教育引导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此次专项活动录制中,学院教师在紧张忙碌的在线教学工作之余,克服各种困难,保证视频录制高质量完成,充分体现了我校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功底和教学水平,树立了我校思政课教师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