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苏州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共建“地方人大理论与实践研究院”“江苏地方人大干部培训基地苏州教学区”揭牌并召开研讨会
时间:2020年01月18日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
2020年1月17日下午,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苏州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合作共建“地方人大理论与实践研究院”签约揭牌仪式暨研讨会在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苏州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苏州市人大常委会代表议案建议工作委员会原主任高志罡,苏州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李远延、副主任刘海龙,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田芝健教授、博士生导师方世南教授、硕士生导师胡小君副教授、王慧莹博士后等出席会议。会议由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才君教授主持。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刘海龙宣读了关于合作成立“地方人大理论与实践研究院”的决定。刘主任指出: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参与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加强新时代苏州人大智库建设,推动地方人大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创新走在前列,由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起倡议,经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与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商,决定合作共建“地方人大理论与实践研究院”。“地方人大理论与实践研究院”设在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院聘请高志罡、方世南同志任“地方人大理论与实践研究院”名誉院长,负责全面指导研究院建设和研究工作。
李远延主任在致辞中指出:苏州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与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共建地方人大理论与实践研究院具有重要意义。希望研究院积极组织专家针对苏州各级人大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挺进现代化进程中依法履行职能、有效发挥作用的生动实践,研究实际问题、总结实践经验,针对地方人大理论与实践开展学术理论研究、开展人大法规制度和政策研究,把人大制度优势转化地方治理效能,为在再创一个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的实践中进一步发挥人大作用提供智库支持。

高志罡、方世南为“地方人大理论与实践研究院”揭牌

李远延、田芝健为“江苏地方人大干部培训基地苏州教学区”揭牌

签约揭牌仪式后,举行了苏州法治文化、法治文明研讨会。与会者围绕苏州法治文化、法治文明建设,人大调研报告审读、文献资料整理、书稿研写等课题研究推进进行了研讨。
田芝健在致辞中表示,研究院成立后将围绕地方人大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聚焦人大发挥根本政治制度优势、依法履行地方人大职能,促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开展专题调研,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工作交流,促进地方人大和基层人大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