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方世南教授、田芝健教授等应邀参加“美国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学术研讨会
时间:2016年12月05日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办公室
围绕“美国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的主题,会议以“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基本内涵”“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实践原则”“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比较研究”“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启示意义”作为研讨会的四个重点议题。特邀嘉宾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院长John B. Cobb博士作了题为“Organic Marxism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有机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的主题报告。John B. Cobb博士指出,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很精彩,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面对现实问题而不断创新。中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以应对当前的生态危机,就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要的创新。同样,有机马克思主义也是为了应对生态危机而提出的,是将马克思主义与怀特海有机哲学相结合的产物,生态文明也是有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关切。中国具有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经典马克思主义关怀弱势群体、崇尚公平的精神与儒家、道家等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的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有可能帮助中国走入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也比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更有希望。同时,Cobb也告诫,要防止西方现代经济学代替马克思主义占据人们的头脑,特别是在教育领域。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方世南教授在会上做主题报告。方教授指出,在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中国,我们必须更深入地挖掘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是同步进行的。马克思对社会历史的分析主要从静态的结构主义和动态的历史主义两个维度,把自然、人和社会看做一个有机整体,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问题的论述,不仅仅停留在人的层面,而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的系统的整体解放。目前国内外对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思想研究还不够,缺少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发展规律的深入研究,我们要把人、社会、自然看作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把自然生态与政治生态紧密联系起来,深入挖掘其中的关联性,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促进绿色发展。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田芝健教授主持了一个阶段的专家论坛。田教授认为当前国内对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主要有参与性研究、推介性研究和审视性研究等,他提出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一是如何界定有机马克思主义?界定一种学术流派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二是有必要进一步探明有机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所聚焦的问题、所运用的研究方法、所得出的结论等诸多方面的区别和联系?三是有机马克思主义可不可以界定为有机生态主义?四是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的可借鉴之处?五是有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互动的结合点?六是如何客观研判有机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世界社会制度迥异国家解决共同面对的生态等问题产生的影响?有必要认准马克思主义的DN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对当代世界新兴思想流派和学术思潮的研究。
据悉,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研究,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今年七月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由方世南教授担任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