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马院王儒年教授应邀作《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及原著解读讲座 苏州大学马院师生同堂听课评课议课

时间:2020年11月16日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


1116日,中国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儒年教授应邀到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为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作“在普遍联系中坚持正义——《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学术讲座。马克思主义学院田芝健教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副主任高志斌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博士后吉启卫、文博等青年教师以及2020级研究生参了本次教研活动。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院团委、研究生党支部、研究生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承办。讲座由2020级硕士研究生乔琛主持。



讲座伊始,王儒年教授围绕《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一书及有关原著与同学们进行了读书感悟交流。王教授指出,要善于读原著,对所学知识和原理进行分析,积累所思所想,善于整合知识,将碎片化的思考变成系统的逻辑,梳理知识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乔琛同学和陈彦佑同学分别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心得。乔琛同学谈到,从书中抽取相关原则和指导性意见以及如何运用原则指导中西之争与中西之辩仍需经过多重精读和深入研读。陈彦佑同学认为,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思想具有穿越时空的研究价值,对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读懂、读深、读透马恩思想有利于为今后发展做出更好的引导。



王儒年教授从“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欧洲的金融危机”、“探求表象背后的利用”、“英国即将来临的选举”、“不断出现的俄国”、“不断出现的鸦片”、“对华贸易”、“文明人和野蛮人”、“对战争的指责和讽刺”、“一生的努力—批判资本主义”十个方面对《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及其相关原著进行了精到解读王教授旁征博引,运用大量的历史事实、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中国论述的问题指向、丰富内涵、主要观点、思想逻辑。在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对世界贸易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对鸦片战争的论断时,王教授强调世界眼光以及辩证思维的重要性。王教授鼓励同学们在解读马恩文本时要学会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师生交流环节,乔琛同学“如何构建国家的话语体系和应对西方势力‘双标’的做法”提,王教授表示,世界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里发生着变化,中西方价值观之间的差异性,固然使西方根据价值需求进行选择,但中国的话语权也正在逐步提升。针对张恒同学提出的“如何看待鸦片对社会的破坏作用”问题,王教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指出鸦片贸易危害极大,我们要认清鸦片贸易的非法性、非人道性、掠夺性,鸦片贸易引发了一系列经济、政治、文化等问题,历史上英国帝国主义用鸦片毒害中国、危害人民身心健康,鸦片贸易及鸦片战争危及清王朝的经济政治文化根基



文博老师和高志斌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评价与感悟。文博老师从四个结合与三个逻辑王教授的讲授进行了点评,他谈到,研究当代中国问题和世界问题要有世界格局,要用辩证、发展、联系的历史观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考问题,应从经济结构演变规律看待经济发展问题,要学习世界各国先进成果,同时也要警惕其他国家对我国的破坏。高志斌老师表示王教授对原著的解读蕴含着深厚的知识能力功底他从两个细节指出,我们要学会从经济角度分析问题,要善于用联系的观点和逻辑的思维看待问题。



田芝健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表示,儒年教授应邀前来讲授经典原著解读精彩一课,多位青年老师同堂听课评课议课,各位研究生围绕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研读磨课,这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改革尝试王教授对《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的解读,给了我们许多学习研究的启迪:一是《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体现了强烈的历史正义,这种历史正义站在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高度批判了资本主义的野蛮性和腐朽性;二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关于中国话题的篇章中体现了宽广的全球视野;三是科学的批判精神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四是坚定的革命立场方法论和方法上的启迪



主讲人简介:王儒年现任中国药科大学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上海师范大学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兼任国家语言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思政课教委委员,江苏社会科学联合会理事会员,江苏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理事会员,江苏大学生辩论赛专家评委等职出版欲望的想像:1920-1930年代<申报>广告的文化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大家精要-谭嗣同(云南教育出版社2010),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等学术专著其中欲望的想像一书两次登上中国图书评论排行榜.主编形势与政策(中央党校出版社2015),《思想政治理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16),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实践与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等教材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徐玥   |陶晶晶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