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张才国教授应邀为苏大马院研究生作“当代社会思潮的流变与走向”学术讲座

时间:2020年11月05日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


  113日,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学术讲座。合肥工业大学张才国教授应邀到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606#6418会议室为研究生作“当代社会思潮的流变与走向”的学术讲座。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芝健教授、专职组织员蒋慧老师以及2020级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本次活动。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院团委、研究生党支部、研究生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承办,讲座由蒋慧老师主持。



  讲座伊始,张才国教授向在场师生介绍了本次讲座的三个核心内容分别是“当代社会思潮的新表现、新特点、新影响”、“当下四种主流的社会思潮辨析”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与整合社会思潮”。张教授指出,社会思潮是属于“五位一体”建设中文化建设的内容,当代的社会思潮呈现出“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特点。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它与“硬实力”一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是值得探讨的内容。



 随后,张教授为同学们梳理了新世纪以来社会思潮的流变与走向,重点分析了从党的十六大至今社会思潮的争锋与我国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历程。张教授认为,当代社会思潮的新表现体现在“正确思潮与错误思潮并存”、“国外思潮向国内思潮转化”、“潜移默化的意识形态渗透”三个方面。同时,当代社会思潮呈现出多元共生性、复杂多变性、社会现实性、政治倾向性的新特点。而当代社会思潮的新影响也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



  接着,张教授为在场师生辨析了当下四种社会思潮,分别是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和普世价值观。对于这些社会思潮,张教授提醒同学们首先要增强辨析意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引导社会思潮健康衍生;其次,要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社会思潮的正能量;再次,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推动社会思潮的发展;最后,要通过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社会思潮的传播。


  在现场交流环节,姚彭梦迪同学向张教授提出了“如何才能有效的促进中国的思想走出国门成为国际思潮”的问题,张教授从国外目前对中国思潮的研究热点给出解答,鼓励同学们树立国际意识。就王雪同学提出的关于“西方左翼思想家重构新的无产阶级的看法”的问题,张教授给出了研究思路,他希望王雪同学继续研究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予以关注。



  田院长对本次学术讲座作总结点评,他首先感谢张教授带来的精彩讲座。张教授的讲座坚持“守正创新”,对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鉴别研究当代社会思潮具有很强指导示范价值。希望大家结合对讲座内容的学习消化,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与学术敏锐性,积极研究,有效发声,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曹新悦   |杨子恒   审核|金鑫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