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柴勇教授应邀为苏大马院研究生作“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结晶——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专题讲座

时间:2020年11月05日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


  112日,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专题讲座。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河北青年讲师团团长柴勇教授应邀来到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606#6418会议室为苏大马院学子作“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结晶——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术讲座。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院团委、研究生党支部、研究生会承办,讲座由院综合办副主任、院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专员刘媛媛老师主持。



  柴教授在讲座中分别从“理论结晶”、“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四个角度对本次主题展开详细讲解。首先,柴教授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的出版时间、出版社与毛泽东文选、邓小平文选等进行对比,阐明了这些系列的共同点在于它们的出版时间都处于社会转型期,响应了历史、时代、人民提出的要求,同时他借助图表的形式向同学们生动直观地展现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卷的框架结构,阐明了其重大创新之处。其次,柴教授利用“5000年”、“180年”、“70年”三个时间轴展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他指出在制度建设中要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并从民族性、科学性、时代性三个方面对“新时代”的含义进行阐述。再次,他从“主题”“主线”“主轴”三个维度阐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核心要义,他提到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善于抓“牛鼻子”,要解决好理论、实践和制度难题,下一盘中国好棋。最后,柴教授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为切入点,解读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他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在师生交流环节,乔琛同学以“七心练就七力”为题,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他表示希望通过对经典的学习,练就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以及抓落实能力。伏宣宇同学就关于中共中央新闻发布制度的重大创新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针对此问题,柴教授指出,这一创新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底气与自信,表明了我们党敢于亮相、敢于发声、擅于宣传自己的理论,同时也是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的需要,所以我们要继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田芝健院长总结点评中指出,柴教授的讲座政治站位高,学理性、可听性强。讲座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框架结构,将第一、二、三卷的篇章结构进行比较,体现了我们党的理论成果不断与时俱进,体现了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辩证互动的特点。柴教授的讲座带给同学们的不仅有知识内容的把握,更有教学方法的启发,希望同学们能多读经典,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和政治能力


  会议结束后,田芝健院长向柴勇教授颁发了苏州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展中心聘书学院党委书记张才君、副院长朱蓉蓉、副院长茆汉成等与柴勇教授合影留念。



  此次讲座活动对同学们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学习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与观点方法,进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具有重大意义。




|徐玥   文|王倩   审核|金鑫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