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研究-写作”报告会:读写互促,研学相长
时间:2019年10月22日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
为培养和增强研究生问题意识,促进研究生入学后学习理念、学习方式方法转型和研学效能提升。10月15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田芝健教授组织所指导的博硕士生举行读书-研究-写作报告会,博士研究生毛瑞康,18级硕士研究生王者愚,尚晨靖以及19级柯水华等四位新生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
19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生柯水华报告了自己在读书学习中的进展和困惑: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习需要阅读马列经典原著和学术专著及中外期刊,面对复杂庞大的知识体系,应如何找准突破口?专业学习理论色彩浓厚,读书习得的原理方法如何更好与生活与实践相结合?田芝健老师对此进行了解答。“饭要一口一口吃,书也要一点一点看,读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进而深入延伸思考问题会有更快的进步。”对于专业学习和研究实践,田老师建议同学协调好时间,在勤奋学习的同时,适当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立足专业博览群书,勤于思考,加强积累,学以致用。
19级马原专业新生王雪对于研究生学习问题意识的培养以及学习方法边读书边思考边写论文简要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19级思政专业新生陈文怡提出在读原著的同时努力寻找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读书过程中无法提出有价值意义的问题怎么办?边写作边读书的方法是否对于研一新生存在难度?多读书打好基础再写作是不是一种更有效的学习方式?面对学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田老师逐一解答。首先,读书,研究,写作,并不是用一些知识词句去装点门面,而是努力去丰富个人知识体系,训练研究能力,读研写是一个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对于问题的提出,不要觉得幼稚与简单,只有在不断阅读思考、不断自我丰富、自我否定,自我革新的过程中,才能产生更深入的疑惑,对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读书和写作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不要好高骛远刚开始就想写多么高深的文章,可以从短文入手,或者从最简单的读书笔记入手,及时记录自己所读所思所得,最终就能汇成一篇真正含有自己原创思考的文章。对于读书学习的方法,田老师还向学生推荐了有关著作。田老师肯定19级课程教学论(思政)新生邱缙积极探索本科汉语言文学方向与马克思主义专业学习的交叉点,实现两种学科的有效融合,从研读习近平用典入手,拓展阅读深度广度,要求研究生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思维要开阔,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善于在读书思考和实践中发现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延伸思考,增强政治和学术敏锐性,健康成长成才。
18级同学王者愚、尚晨婧分享了研学经验体会,并就论文开题准备向导师进行了汇报。博士研究生毛瑞康介绍了读书研究写作的收获和体会,勉励新同学多读书,读好书,一些经典反复读,在不同的时间段会有不同的理解从而达到对科学方法的运用和思想的洗礼。活动中师生还就有关学术问题和近期研读计划进行了研讨。
田老师勉励大家,一要读好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等书,二要读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大书,善做学习研究的有心人,坚定信仰,富有情怀,不断发现和丰富人生意义,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社会尽责的人,努力朝着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目标,不断修炼健康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