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大马院院长梅景辉教授应邀到苏大马院作学术讲座"文化自信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当代发展"
时间:2019年10月21日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文化自信,传递重要文化理念和文化观。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0月17日下午,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梅景辉教授应邀于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606号楼6418会议室作主题为“文化自信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当代发展”的讲座。本次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研究生会党支部、院团委、研究生会承办。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和硕、博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芝健教授主持。

梅景辉教授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视角来看待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提出中国变化深层的原因在于文化和意识形态。首先,梅景辉教授以历史隧道中的文化自信与意识形态话语权为引言,从历史长河中探寻各国发展进程,通过讲述世界霸权由英国转移到美国,满族语言逐渐消失等这些历史事实,指出文化和科技在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性。
其次,梅景辉教授从“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历史坐标”这一方面进行阐述。他介绍了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的文化的“轴心时代”和汤因比眼里的“文明国家”这些观点,指出中国文化已经在西方国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同时梅景辉教授通过展示一系列数据,结合当代中国现实情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进入新时代,中国文化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有了重大的发展。文化自信之所以能够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相提并论,并且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就在于当代中国已经处于“中西古今”文化格局的历史方位之中,面临着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现代文明的诸多冲击与糅合,而且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中国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在国际化的交流中展现自身的文化时代坐标。
紧接着,梅景辉教授关于“文化自信与文化领导权”的问题进行了分享。他认为无产阶级应该采取阵地战策略取得文化领导权,通过有机知识分子的文化思想和学术话语来发挥其意识形态功能。同时,他将知识分子精英比作鲸骨制品来鼓励马院学生在意识形态领域要成为柔软而坚硬的中坚力量,这也是对马院学子最珍贵、最殷切的期望。
最后,梅景辉教授结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当代构建”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从马恩经典著作中的意识形态的观点谈到列宁的灌输理论,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人对意识形态的极端重要性的重要论述,梅景辉教授提出重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权威”与文化领导权和政治领导权的交融相关联,表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当代构建与发展的重要性。
田芝健院长表示这次讲座政治性、学理性、针对性强,梅景辉教授的讲座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文化自信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当代发展”打开了新的窗口。作为学科的前沿问题,我们要加深研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主导权。田芝健院长还鼓励大家向梅景辉教授学习,学习他勤奋钻研的精神,学习他学习的敏锐性和强大的行动力,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深入思考,担负起时代所赋予的责任。
图|琚泽夏 钟丽芳 文|龚明星 编审|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