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张巩轶参加第十三届和合论坛
时间:2019年10月05日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也是东方文明的精髓。”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焕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各民族在波澜壮阔的历史中荣辱与共、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第十三届和合论坛“新时代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学术研讨会于9月21日在苏州市会议中心召开,本届论坛由苏州寒山寺、中亿丰建设集团、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主办,苏州和合文化基金会、苏州历史学会协办,寒山寺文化研究院、中亿丰和合文化研究院、苏州科技大学和合文化研究院承办。由苏州科技大学校级领导、寒山寺文化研究院院长姚炎祥教授主持。

和合论坛由苏州寒山寺发起,迄今已连续成功举办十二届,对学术界及社会各界影响深远。2019年,苏州科技大学和合文化研究院成立,并成为论坛承办单位之一,进一步推进和合论坛的学术理论研究。第十三届和合论坛以“新时代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民族命运·和合共生”为主题,旨在探讨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和合思想、企业文化建设、和合文化内涵及寒山寺文化研究等内容。21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和合论坛在苏州会议中心丰乐厅举行开幕式,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宗教学者等两百五十余人出席会议。苏州市政协副主席陈雄伟,苏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周万青,苏州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张庆奎,苏州市佛教协会普仁大和尚、弘度大和尚,江苏省建筑行业协会驻会副会长、江苏省建筑之乡发展研究会会长成际贵,宁夏大学博士生导师、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宁夏大学原党委书记兼校长陈育宁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沈世钊教授,台湾著名艺人、台湾财团法人民族文化基金会董事长凌峰等嘉宾出席。




“和合论坛”分设三个主会场,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张巩轶同学以论文《论和合文化视角下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内在逻辑》参加第一分会场的研讨。张巩轶以儒家“诚意正心”为主题,谈了关于“正心”、“诚意”与新时代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之间关系的认识,并表达了作为马克思理论专业的研究生,诚应敢于承担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在广阔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大舞台上奉献光热的观点,获得与会专家学者的赞同。

此次论坛是国内各界在研究和合文化基础上的又一次盛会,推动和合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于“新时代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理论研究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