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举行新学期首次集体备课会
时间:2019年09月02日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
2019年8月30日下午,纲要教研室在独墅湖校区606—6418会议室举行新学期首次集体备课会。会议议题包括:
结合学习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指南》,讨论新学期教学专题调整问题;结合学习《中成智慧课堂教师操作指南》,探讨运用中成智慧软件教学的相关问题;《纲要》期末考试题型调整事宜;研讨微影教学问题;传达和讨论文正学院《纲要》教考新方案。

会议主要研讨了微电影教学问题。《纲要》和其它思政课程一样,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更具有丰富的实践性。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将《纲要》课程分为两个既独立又联系的部分:一是课堂讲授环节,侧重于历史和理论知识的系统讲解;二是社会实践环节,侧重于组织学生参与社会。为了提升实践教学实效性,从2018年9月开始,我们组织学生结合课程内容制作微电影,把微电影作为实践教学新载体,这是目前《纲要》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一年来,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产生了一批比较好的微电影作品。本次备课会上,展播了一批学生的优秀微电影作品。老师们一致认为,在高校,微电影备受大学生推崇,在我校也不例外,这给思政课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进行微电影教学,有助于克服教师为主体的“说教和训导式教学”弊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令其思想和心灵经受洗礼,实现认识和实践的和谐统一,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会议对今后微电影教学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要求。调整和充实,指内容题材的增加和扩充,比如,可增加有关“我心中的思政课”等等题材。巩固,指总结经验,不忘初心,深化改革,继续前行。提高,指思想内涵上的升华,拍摄技术的提高,内容、形式方面的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