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史以明志,重溯以致远|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薪火相传"实践团队赴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
时间: 2021-07-20  作者:   浏览次数: 1104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在新征程上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创造新的历史伟业,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薪火相传”实践团队于714日前往南京国际博览中心“百年征程、初心永恒——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1921-2021)”进行学习调研,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大地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取得的历史成就,深切感悟中国共产党砥砺奋斗的初心使命,增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信心信念。此次研学活动分为实地调研和集中学习两部分,调研由2020级硕士研究生高顺裕带队,马克思主义学院薪火相传实践团队成员调研后展开集中学习。


图为:实地调研留影


图为: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正门


首先,实践团队成员来到室外展区,南湖红船、东线“渡江第一帆”木船、“京电号”小火轮、无锡春雷造船厂制造的水泥船、“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映入眼帘,这些看似奇妙“混搭”的展品实际都见证了百年党史的光辉历程。我们党从‘一叶红船’起航,穿越历史洪流,激荡时代风云,创造了改天换地、惊天动地的人间奇迹,中华民族‘复兴号’巍巍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从容驶向更加广阔的蓝海。


图为:南湖红船、“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模型


进入室内展厅,一个个熟悉又伟大的身影映入眼帘。以周恩来、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张闻天等为代表的江苏进步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作出了杰出贡献。直至今天,‘守岛英雄’王继才、‘时代楷模’崔根良、‘脱贫楷模’赵亚夫等最可爱的人依然用信仰标定着新时代的航线,为青年躬身示范、挺身引领,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左图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江苏籍重要领导人 右图为:江苏籍时代楷模


在中共江苏省委的领导下,江苏人民不负使命,始终与全国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从陇海铁路工人大罢工、声援五卅运动、拥护新四军抗战、支前淮海战役,到抗洪抢险、抗震救灾、对口扶贫、出征新冠,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恢宏的史诗,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实践团队成员在参观展览中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句话的内涵。


左图为:军民鱼水情 右图为: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


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参观结束后,多支学习队伍来到展馆外的红色大厅,面向鲜红的中国共产党旗重温入党誓词,用铿锵的誓言郑重承诺新时代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应当胸怀“国之大者”,以舍我其谁、我将无我的精神气魄,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矢志奋斗!


图为:重温入党誓词


在实地调研后,实践团队成员开展了集中学习,多名成员分享了他们在学习中的感悟与收获。张鉴文表示:“该展览全景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江苏人民奋斗的百年历史,于我而言是一场党史的视听盛宴。江苏是英雄辈出的土地,正是党领导江苏人民在各个时期的接续奋斗,我们才能取得历史性成就。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我们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续写江苏发展新辉煌。”徐玥表示:“通过认真学习江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感悟到了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大地上的百年奋斗历程。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付出了艰苦的努力甚至牺牲了年轻的生命。作为在苏学子,江苏地方党史是党百年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内容,我们要从党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通过本次实地调研和集中学习,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薪火相传”实践团队全方位、全过程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大地上的壮阔历程,不仅充分发挥了江苏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为党史学习教育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同时更加坚定了团队成员担当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为党奋斗终身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图文|高顺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