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寒假期间,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们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返乡积极参与家乡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翟懋慧同学一返乡便积极响应家乡安徽泾县面向全县人民发布的志愿者招募令,作为去年参加家乡疫情志愿服务活动的“老人”,翟懋慧同学今年第一时间提交了报名表,成为一名防疫监督员,助力家乡防控工作。她的主要任务是在泾县城区中心商业街口进行疫情防护排查和引导工作,对未佩戴口罩或未正确佩戴口罩的行人进行耐心劝导,并将口罩发放于老人、小孩手中,努力向大家宣传疫情自我防护的重要知识。她感触良多:“今年返乡青年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活动的热情普遍高涨,路上行人的自我防护意识较强能够自觉佩戴口罩,少数未佩戴口罩的行人在劝告后也都表示接受并佩戴上口罩。这一切,都离不开党和国家为全国疫情防控及宣传工作所付出的努力。作为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研究生党员和青年志愿者,在指引行人佩戴口罩、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时,大家那一声声真诚的‘谢谢提醒’,让我的心里倍感温暖,同时体会到青春和奉献的力量无穷,我在志愿服务中明白了‘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的真正意义。”

(图为翟懋慧在泾县城区中心商业街口进行疫情防护志愿服务)
春节期间,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河南省汤阴县古贤镇开展了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在这紧要关头,寒假返乡的大学生们主动请缨,全力配合村委会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志愿服务。“我的两个女儿都是大学生,现在放假返乡,希望她们到你们这儿,让她们为家乡疫情防控工作做点贡献。”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刚在村民群里发出招募志愿者通知,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李岚就在父亲带领下和妹妹一起来到村委会报名登记成为核酸检测工作人员。李岚进行的核酸检测工作需要快速、准确地记录居家村民的基本信息,帮助村民注册核酸检测码、引导村民到登记台领取二维码、现场疏通村民排队、分组到检验台进行核酸检测等,她和志愿者们与村委会的工作人员配合默契,高效、出色地完成了这项工作,得到了村委会的充分认可。李岚说:“在疫情面前,我们需要更多的是互相理解与积极配合,在这次志愿活动中,我找到了自己应有的青春价值,并且体会到了疫情防控一线工作者具有的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优秀精神。”

(图为李岚和志愿者们)

(图为李岚的志愿服务证书)
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玉山村,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张屿白同学寒假返乡后,积极协助家乡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进行外来人口登记、全民核酸检测、测量村民体温、普及防疫知识等工作。张屿白在去年寒假期间新冠疫情最严峻的时刻曾主动前往玉山村抗疫一线参加该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所以她对家乡的人员流向和道路卡口十分熟悉,面对玉山村所处地段岔路口多、道路情况复杂,加之春节期间人口大量流动,她每日坚守防疫点能够对来往人员进行密而不疏地排查和指引,为家乡的平安与民众的健康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两年来的防疫志愿者工作让张屿白同学感触良多,她说;“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非常荣幸见证了国家抗疫工作的积极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我相信,只要万众一心,共同阻击,疫情很快就会彻底过去,黎明终将破晓!”

(图为张屿白进行外来人员登记)

(图为张屿白在道路卡口给来往行人记录测温)

(图为张屿白的志愿服务证明)
在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安驾庄镇三岔口村,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于未未返乡后积极响应镇政府和村委的号召,报名参加到家乡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成为了一名防疫志愿者,密切配合当地疫情防控工作。于未未的主要工作是排查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及时统计并整理外来人员登记表,进行核酸检测模拟演练,以应对突发状况等。他感慨道:“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描绘人生、创造价值。作为新时代青年,身为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子,我们要积极投身家乡疫情防控工作之中,共同维护好这来之不易的良好防控局面。”


(图为于未未在三岔口疫情防控检查站志愿服务)

(图为于未未的志愿服务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