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8日,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济南大学政法学院名誉院长包心鉴教授应邀到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师生作“‘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学术讲座。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林慧平副教授,师资博士后佘明薇、王慧莹,马院有关专业硕博研究生参与了本次活动。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院团委、研究生党支部、研究生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承办,讲座由院长田芝健教授主持。
田芝健对包心鉴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包教授的基本情况及学术成就,对包教授长期以来对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关心和指导表示感谢!
结合“十四五”规划的背景,包教授就学术和研究领域的最新话题与同学们进行了梳理探讨。包教授指出,我国即将进入“第二个百年”新征程,这是决定我国从大国走向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决定性时期。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入手,包教授提出“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主题、前提、核心、关键和保障五个方面的问题,他强调,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面临的根本性和全局性问题。包教授谈到,“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主题是现代化、前提是统筹两个大局、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关键是制度改革和创新、保障是党的领导。包教授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发展目标、构成要素和比较研究,同时指出要正确认识战略全局和“第二个大局”。包教授强调理论和历史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通过理论抽象和理论推理发现理论本质,善于从历史中找出规律,在规律中总结、在规律中提升。
在师生交流环节,包教授就张恒、张玉婷等同学们提出的“高质量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困惑进行了答疑,他表示,高质量发展要把焦点和出发点放到人的立场上来,人的全面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和强大动力。就“如何认识区块链技术”问题,包教授认为,针对区块链问题要理论联系实际研究,数字中国不能简单停留在理论和抽象的层次,要把制度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等融化到区块链之中。针对“如何认识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问题,包教授谈到,全面发展包括自由发展,可以从自由的人、自主的人、自觉的人三个层次去考察。谈到“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问题,包教授指出,要从党员的价值文化建设着手,要正确认识政治文化,即党员的价值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生态文化。
王慧莹老师(从东北师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博士后、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研室副主任)对讲座进行了点评总结,对包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她表示,包教授关于学术前言问题的探讨与分享对马院师生的学术研究和思想深度拓展有着极大的启迪和鼓舞,我们从包教授的智慧分享中学有所思、学有所感、学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