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江苏省社科理论界深入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理论阐释和学术研讨,为江苏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思想理论氛围,11月26日,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苏州大学承办的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十二届学术大会开幕式暨马克思主义专场在苏州大学拉开帷幕。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为大会提供志愿者服务。

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发表书面讲话。江苏省委宣传部部务委员赵金松,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德海,江苏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汪兴国,江苏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徐之顺,江苏省社科联兼职副主席、原苏州大学正校级调研员任平,江苏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尚庆飞,江苏省委党校科研处处长吴宏,江苏省教育厅社政处处长王伟,我校党委书记江涌、党委副书记邓敏等领导出席大会。大会开幕式由刘德海主持。江苏省内11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大会主题展开交流研讨。

江涌在致辞中介绍了苏州大学悠久的办学历史和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取得的新成绩。江涌说,在教育部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国际化战略,坚持立德树人,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人才,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和帮助苏大及苏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发展。

赵金松受委托代为宣读了王燕文的书面讲话。王燕文在书面讲话中充分肯定近年来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取得的显著成绩,指出江苏社科事业正处于繁荣发展的黄金期,要求全省社科界要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上来,牢牢把握守正创新这一新方位新坐标,努力推动我省社科理论工作高质量走在前列,为构筑思想文化引领高地不断作出新贡献。
王燕文强调,社科工作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社科理论建设,构筑思想文化引领高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领航。社科理论工作者一定要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守好意识形态防线,必须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用思想之光照亮人们的精神世界。
王燕文指出,要大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善于发现问题,认真梳理问题,深入研究问题,着力寻找和探索问题的答案。要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为重要抓手,着力提高知识广度、学理厚度、思想深度,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努力把社科理论工作平台载体建得更实、更强、更好。
王燕文要求,要在队伍建设、优化体制机制、强化人才支撑、能力建设上下功夫,更加注重在关键和要害处聚焦用力,为社科领域守正创新提供坚实保障。
王燕文号召,全省社科理论工作者要在中央和省委坚强领导下,牢记使命、守正创新,把握机遇、锐意进取,不断把江苏社科事业推向新高度,同心共筑思想文化引领高地,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刘德海在主持开幕式时指出,对王燕文部长的重要讲话,全省社科理论工作者要认真领会、全面实施、精心部署、有效工作,不断开创江苏社科工作新局面,为江苏高质量发展做出社科界的应有贡献。
开幕式还举行了颁奖仪式。据了解,本次会议共征集论文70余篇,经学术委员会评审,评出获奖论文21篇,其中,一等奖7篇、二等奖14篇。

开幕式后的主题演讲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党委书记、院长邓纯东,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唐正东教授,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方世南分别以《正确认识和运用市场规律的适用范围》《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江苏绿色发展》为题作学术报告。主题演讲由刘德海主持。

11月27日上午,来自江苏省内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代表及入选论文作者代表围绕大会主题展开交流发言。邓敏主持了交流发言环节。
徐之顺为本次专场作了总结。他说,本次大会领导高度重视,规格层次高,研讨的内容丰富广泛,会议的组织程度高,会议推出了一批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会议的学术创新程度高。下一步,希望我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进一步聚焦理论的主旋律,进一步探讨实践问题自觉回应时代要求,进一步加强江苏特色的总结与提炼。

据了解,本届学术大会由开幕式暨马克思主义专场等6个学科专场、3个学术聚焦、3个区域专场、1个学会专场、高层论坛暨闭幕式共14个学术研讨活动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