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使命担当 | SUMUNers中模2018苏州大学师生参会全记录
时间: 2018-10-18  作者:   浏览次数: 3428

苏大模联代表团(从左至右:曹炜、林慧平教授、陆柯羽、张玉珊)

      20181011日,由中国联合国协会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CNMUN2018)在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隆重开幕。苏大模联派出了由2名参会代表、1名观察员和1位指导老师所组成的代表团前往参与了本次大会。

代表团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林慧平教授担任指导老师随团指导,来自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16级的曹炜同学担任领队兼观察员,来自医学部17级的张玉珊同学和来自传媒学院18级的陆柯羽同学作为代表参与会议。


关于中模

       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CNMUN)创办于2004年,每年由中国联合国协会和承办校共同举办,并受到外交部国际司、联合国驻华系统等的大力支持,是全国行政层级最高、学术水平最高的模联大会之一。大会旨在提升中国青年综合素质、为世界贡献力量和智慧,为参会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开拓视野、能力提升的良好平台。


       本届中模,共设置了包括主新闻中心在内的7个委员会,全部采用英文作为工作语言。委员会议题涉及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关目标以及关系到地区安全与稳定的部分重大问题,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


出发

       1011日早上5点,天还没亮,参与中模的三位同学就已经起了床。进入10月中旬,清晨的姑苏已经有了些许寒意,大家悄悄地收拾好行李,披上了秋季的厚外套,在太阳刚刚升起到时候踏上了旅途。

       从独墅湖校区赶到苏州火车站,与林慧平老师碰了面,已是大约七点了。大家聊了一会儿,就到了动车发车的时间。从苏州到武汉,动车的行程将近五个小时,两位参会代表陆柯羽同学和张玉珊同学抓住这个时间继续进行着会前的准备。张玉珊同学再一次回顾了背景文件和自己整理的资料,梳理其中的重点内容。陆柯羽同学则就会议规则以及一些策略问题与领队曹炜同学进行交流。


到达

       中午12点,动车到达了汉口火车站,走出这座风格独特、拥有百年历史的车站,几位同学第一次感受到了武汉的魅力。比起已经有了秋天寒意的苏州,武汉中午的温度会高许多,所以大家穿着秋衣还感觉到有一些热。

       坐上组委安排的大巴,经过一个多小时颠簸的车程,代表团终于来到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代表们下榻的金谷国际酒店就位于校门口,所以还是非常的方便的。

       在酒店大厅的注册点完成了注册并领取了会议用品,大家就先各自回房了。当然,两位代表也没有闲着,在傍晚的欢迎晚宴之前,她们依然有着很长的时间。陆柯羽同学在房中认真修改着自己的一般性辩论发言稿,而张玉珊同学则与已经到达酒店的其他国家的代表开始了会前磋商。


Part1 欢迎晚宴/舞会

       1011日晚,组委为参会代表组织了欢迎晚宴与欢迎舞会,大家都换上了漂亮的正装和礼服前去参加。代表们在享受活动的同时也开始与各自委员会的其他代表相互熟悉并展开磋商,与盟友国家和议题上利益相似的国家代表商讨会议方向与策略,为正式会议的讨论做准备。陆柯羽和张玉珊两位同学也与各自委员会的代表积极展开磋商,并参与会议决议文件的准备与起草工作。


Part2 开幕式

       1012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艺体中心音乐厅召开,中国联合国协会的领导嘉宾莅临了开幕式现场。

       中国联合国协会副会长兼总干事张丹女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姚莉女士、中国外交部国际司大使张越先生、澳大利亚驻华使馆发展合作办公室主任柯蔼琳女士先后上台致辞,阐述了开展模联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他们对于本次大会的期望与祝福。随后,大会还播放了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祝贺视频和来自联合国全球传播事务副秘书长的贺信。


Part3 会议进行时

       开幕式结束后,参会代表与领导嘉宾共同合影留念,随后开始了分会场破冰。当天下午,各分会场分组会议正式开始。代表们身着正装,按位置入座,在主席团的主持下开始了会议。

       正式会议的大体流程按照点名—一般性辩论—自由讨论—介绍和审议决议草案—表决决议草案的顺序进行。代表们需要在三天的会议中对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并以国家集团为核心起草决议草案,针对议题提出系统性的措施与建议,并在最后对经过审议和修正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

       来自传媒学院18级的陆柯羽同学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场代表韩国,针对“促进和保护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议题。在这个议题上,韩国还算是个不错的席位。陆柯羽同学在会前准备过程中关注到了韩国在女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优势,并针对这些方面进行了重点准备。

       陆柯羽同学在一般性辩论发言中说道“随着人类社会步入21世纪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如今的社会发展大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权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但与此同时,在促进和保护人权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冲突。”接着,陆柯羽同学阐述了韩国政府和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为核心的国际组织在保障人权方面所做出的的努力与贡献。

       她同时指出,在当前议题下,韩国政府在未来将重点关注人口老龄化、社会福利、妇女地位与权利、贫富差距、教育资源分配和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等六个方面并针对每个方面的问题都拟定了具体的政策措施与解决方案。

      相比人权理事会,来自医学部17级的张玉珊同学所在的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会场气氛要紧张很多。针对叙利亚的停火问题和化学武器袭击事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以俄罗斯为首的部分国家针锋相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张玉珊同学代表赤道几内亚在一般性辩论的发言中指出“赤道几内亚政府高度关注叙利亚局势,支持在联合国框架内寻求叙利亚问题的和平解决。赤道几内亚政府一贯认为,政治谈判是解决叙利亚问题的重要途径。国际社会应该密切合作,达成一个尊重叙利亚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并有利于叙利亚人民的政治解决方案,以便在后续开展谈判,为彻底结束叙利亚的武装冲突和动荡局势打下基础。”

       为此,张玉珊同学向与会各国提出了开展政治斡旋,协商停火、设立国安全区、促进国际谈判的进行以及建立更加公平有效的化武监督机制等建议。

       随着会议的不断进行,越来越多的国家代表上台发言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对于议题的讨论也在不断深入。两位同学一边倾听其他代表的发言,一边用纸笔记下其他代表发言中的重点内容与关键词,根据其他国家代表的发言内容以及自己的立场进行后续的发言。同时她们还通过意向条与国家集团内的盟友国家保持着密切的沟通,按照会议进程协调国家集团接下来的会议方案。

       在整个会议过程中,指导老师林慧平教授和领队曹炜同学也一直陪伴着两位参会的同学。林教授根据两位代表所在会场的情况在会下为两位同学分析了议题和他们各自代表国家的立场与战略,给出了专业的指导意见,让两位同学受益匪浅。林教授尤其强调,模联模拟的是外交场合下国家间的政治博弈,这不同于辩论,不能只关注分歧,而是要更多地关注共同利益。在讨论问题时,不要一味地争执,只有在坚守自己核心立场的前提下做出适当的妥协与让步才能达成共识,从而有效地弥合分歧、解决问题。

       曹炜同学作为观察员则一直在两个会场观摩会议,在会议过程中实时为两位同学提供建议与帮助。针对陆柯羽同学所在的人权理事会的议题和其所代表的韩国的实际情况,曹炜同学向陆柯羽同学提出可以更多地关注朝韩关系缓和后,韩国在未来促进半岛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人权发展的可能性的建议,并指出这个案例不仅是韩国特有的,更可以成为在国际合作中促进地区人权发展的重要实践,可以在接下来的会议议程以及文件起草中重点提出。


Part4 会场外的“外交”

       傍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桥楼餐厅内,刚刚结束了下午会期的代表们三三两两地前去用餐。虽然已经暂时休会,但代表们的“外交工作”却依旧在继续。饭桌上,大家边吃边聊的不是游戏电竞也不是娱乐八卦,而是在讨论如何推动叙利亚问题各方停火、如何更好地促进人权保护、如何组织气候异常与环境恶化等国际大事;有的代表还在商讨晚上会议的讨论方向以及文件的修改与完善事宜,俨然是一副认真负责的外交官的形象,这或许就叫作“模联人”吧。

       晚上9点,当天的最后一个会期终于休会了。结束了一天的会议,两位同学和其他的代表们都疲惫地回到了酒店,但她们知道自己的的工作还远没有结束。回到房间,稍作休息,她们便又带着电脑和资料和各自会场的其他代表聚到一起,开始了热烈地磋商与讨论。

       同一国家集团内的代表通过会议记录对于白天会议情况进行了分析整理和总结,并根据实际的会议进程调整国家集团在之后会期中的战略。同时,最重要的,代表们还需要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决议草案的起草工作。

       两位同学积极而又认真地参与与其他代表的磋商和文件的起草,为接下来的会议努力做好准备。陆柯羽同学说,自己生活作息比较规律,基本从不熬夜,虽然晚上的磋商与文件写作很辛苦,但与这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因为模联而一起通宵一起奋斗,真的很有意义。

       凌晨两点半,陆柯羽同学才结束了与其他代表的讨论与文件写作回到自己的房间休息,而张玉珊同学则起草文件直至三点。


Part5 高端嘉宾论坛

       为了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有更好的体验与更多的收获,大会组委特别在13日下午安排了高端嘉宾论坛活动。论坛邀请了前外交部西亚北非司副司长,历任中国驻伊朗、阿联酋、荷兰大使兼中国常驻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代表,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华黎明先生前来为参会同学做了题为“崛起中大国的国际战略”的精彩讲座。

       华老前辈在讲座中从中国崛起的速度与能量、中国崛起遭遇全球化的悖论、崛起的中国将走出“国强必霸”的历史宿命、中国的崛起任重而道远、中国外交的选择等五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中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的机遇与挑战,同时鼓励广大同学理性爱国、心系外交,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以下整理了一些华老前辈讲座中的精彩语录:

1.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

2.这种不成熟的大国心态,不只是表现为“厉害了,我的国”式的盲目乐观和自满,也体现在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和近乎狂热的排外情绪,这种自负恰恰反映了国人自信心的不足和大国心态的不成熟。

3.每一个追求振兴中华和中国崛起的中国人都必须直面一个严肃的问题,振兴和崛起的目的是什么?中国的崛起能否走出人类历史发展恶性循环的怪圈?这不仅将影响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势必影响世界。

4.与国家实力不相称的国际地位直接诱使后发强国在处理对外关系时,倾向于通过实力来解决,而排斥外交手段;外交上习以为常的妥协被认为是软弱和背叛,无谓的强硬则被当作爱国的体现。这种心态往往形成“民意”影响决策者,而这恰恰是后发强国现代外交不可克服的致命弱点。

5.正在崛起的中国是一个将强而未强的大国,我们的实力很强但是还没强到在任何问题上都可以一票否决的地步。任何国家实力与其权力是相当的,过犹不及都会导致国家外交的失败。

6.正在崛起的国家的外交要确保自己实力增长的进程不被阻断、减缓,更要减少已有实力的消耗。

7.正在崛起的中国需要和平,需要时间。给中国一点时间,这点时间,真的很重要。

       听了华老先生的讲座,三位同学都很感慨。张玉珊同学十分钦佩年近八十的华大使依然有着清晰的思维和不凡的谈吐,她觉得只有一身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才能做到这样。此外,从华大使的讲座中,她第一次认识到了“理性爱国”的真实含义与其重要性。

       陆柯羽同学则表示,华老前辈谈起中国崛起的过程和自己的外交经历可谓是如数家珍,从他的语气中能够听出满满的激动与自豪,那是一种对祖国发自内心的的爱与眷恋,这让她非常感动。


Part6 社交晚会

       虽然说正式会议和学术是模联最重要的部分,但是在会议之余,轻松愉快的社交晚会总是最令人期待的!精美的宴会厅、精彩的表演、可口的茶歇......当然还有......帅气的小哥哥和漂亮的小姐姐啦!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社交晚会的现场吧~~~

       社交晚会上,苏大模联代表团还与其他学校的模联协会展开了友好交流。协会执行秘书长曹炜同学与多个高校模联协会的负责人交流分享了各自社团运营的情况,互相分析了问题与不足,并总结了经验与得失。

       各高校模联协会均对苏大模联近两年来所取得的发展与进步赞誉有加,大家还共同探讨了日后的合作与共同发展的有关事宜,可以说是收获颇丰了。


Part7 表决

       13日上午各会场提交决议草案初稿,然后经过两个会期的对于决议草案的介绍、审议、讨论,数份修正案被提交;之后又经过对于修正案的审议、讨论与投票,14日上午,激动人心的决议草案表决环节终于到来了。

       陆柯羽同学所在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一共有两份决议草案被提交,但按照会议的规则最多只能通过一份。陆柯羽同学参与起草的“决议草案1.2”按照顺序应在第一份决议草案之后才能被讨论和表决,而一旦第一份决议草案表决通过,那么第二份决议草案将自动作废。为了能让自己起草的决议草案被通过,两个国家集团的国家展开了多轮的磋商,甚至产生了争执。但最后,为了能成功地解决问题,多数国家的代表还是决定做出一定的妥协,争取能做到“求同存异”。


       针对第一份文件“决议草案1.1”的表决开始了,主席团在屏幕上投出了会议软件的计票界面,并开始进行唱名投票,会场内一片肃静。前几个国家的投票基本都是“赞成”,但也有三个国家投了“跳过”,可能是希望进一步观察场内的形势后再做决定。陆柯羽同学和搭档小声地商量着,对于这份不是自己国家集团起草的决议草案,是否要投赞成。

   “Republic of Korea”

      主席团点出了陆柯羽同学所代表的韩国的国家名,轮到韩国投票了。

   “Yes!”

       陆柯羽同学高高举起了国家牌,经过思考,她最终决定投出“赞成”票。

       最终,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场的“决议草案1.1”19票赞成、0票反对、1票弃权的结果获得了通过,第二份决议草案作废,会议也落下了帷幕。虽然陆柯羽同学对于自己参与起草的第二份决议草案被作废感到有些难过,但她依旧认为自己投出赞成票是正确的。“其实两份决议草案并没有根本上的冲突”,她说,“所以如果单纯是为了让自己的决议草案通过而去反对另一份同样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决议草案的话,放到现实中,损害的就是普通民众的利益。”因此,她并不后悔自己做出的决定。

       张玉珊同学所在的联合国安理会会场,最终也因为五大常任理事国最后的妥协使得决议草案获得了通过。这样的结局虽然在真实的安理会中很少发生,但对于本次会议来说也可以说是皆大欢喜了。


Part8 尾声

       随着决议草案表决的结束,本次中模会议也接近了尾声。主席团宣布休会后简单评价了代表们四天的表现,随后,担任评委的外交界前辈和大使们也对会场情况及代表的表现做了指导与点评。

       大使们在表扬了与会代表的精彩表现的同时也对同学们提出了希望,他们希望每一位参与活动的同学都能在今后更多地关注国家大事与国际形势,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做一名拥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年,争取在日后为祖国的多边主义外交事业添砖加瓦。

       在此之后,参会的同学都拿出自己的国家牌互相交换签名留念,同时大家也和主席团与评委互相合影,留下了一张张极具纪念意义的照片。

       在联合国安理会会场担任评委的前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中国驻南非大使王学贤先生还为苏大模联写下了“今日模拟联合国,明朝管理地球村”的寄语。

       大会的闭幕式预计于下午一点半开始,但见识到武汉交通恐怖的拥堵情况之后,为了能准时登上回苏州的动车,林教授和三位同学决定提前离开。

       列车在夜幕下从楚地向江南飞驰,回程又是一趟近五个小时的旅程,忙碌了四天,四人都已经非常疲倦了,尤其是陆柯羽和张玉珊两位同学,两个人四天加起来也就睡了十来个小时。但她们似乎还意犹未尽,热烈地交谈着会议中的见闻。

        对于这一次四天的武汉中模之旅,相信三位同学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体会、感悟与收获。会议之内,三位同学丰富了知识、拓展了眼界、交到了朋友、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养;会议之外,大家对于“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这八个字都有了全新的认识。“家国情怀”意味着对于祖国发自内心的爱,意味着要心系国家大事、努力为祖国的发展而奋斗。“国际视野”则意味着要努力学习、拓展眼界,了解国际形势、把握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眼光的新时代青年。

       晚上10点,列车终于到达了苏州站。三位同学提着装满回忆的行李箱与林教授道别,打车回到了学校。

       明天,新的挑战在等待着他们。


感想·感悟

曹炜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016

代表团领队

 比起上一次的经历,这次四天的武汉中模之旅带给我的或许是更多的情怀与感动吧。

 从代表团指导老师林慧平教授对我们的悉心照顾和耐心指导到两位参会的学妹会前辛苦的准备和会中精彩的表现再到外交界前辈们发人深省的讲座和对我们青年学子的殷切期望,无不令人感动。

 当然,能与各位模联的老友们再聚以及结实好多新朋友同样令我无比喜悦。感谢模联让我们相识并一起相伴着走下去。

 作为一个参与了快五年模联活动的老人,或许这些正是我一直坚守模联活动,一直坚持到现在的原因吧……

 感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田芝健院长和林慧平教授对我们这次参会活动以及对苏大模联的支持与指导!

 感谢两位学妹这段时间的积极参与,这几天辛苦了!相信你们一定也收获了许多。祝愿你们在模联之路上越走越远!

 其实,最要感谢的还是中模给了我们一个与外交界前辈和大使交流的宝贵机会。

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责任使命,默默坚守,我想这些品质正是我从像华黎明大使这样为祖国外交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大半辈子却依旧在坚守的外交界前辈身上所体会、学习到的东西。在他们身上,我看到的是支撑着共和国经历数十年风雨、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的一座屹立不倒的丰碑。

 我们的国家在发展,我们的民族在振兴,但现在还远远不能自满。不管我们将来是否会从事外交事业,我们都能在各行各业为祖国的未来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张玉珊

医学部  2017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赤道几内亚代表

       这次武汉中模之行已经圆满结束了。在这四天里的点点滴滴,至今令人难忘。从高中认识模联,参加模联到现在已经有四年了,每每开完一次会,都觉得自己在成长和变化。而参加这次中模,更是收获颇丰。

 首先,有幸聆听了两位大使在外交生涯中的亲身经历和华黎明大使的讲座,站在中国的角度对国际形势的分析,以及他们对我们青年一代的希望。他们对我们会场的点评也是非常精彩,模联会议之于真正的联合国会议,确实是有不同,但是也是充满创意和惊喜的。在模拟会议中,往往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这就需要代表们去周旋,去谈判,那何况在现实生活中呢?外交官们将国家放在首位,在会议中将对国家的爱展现的淋漓尽致。在他们身上,我想我见到了什么叫做真正家国情怀和大家风范。

 其次,有幸遇见尽职尽责的主席团和各位非常优秀的代表,一同对DR, Amen的磋商以及修改,虽然可能会面临爆肝脱发疯狂熬夜的问题,但是大家依然很棒很努力,都是十分难忘!

 不得不说的是,这次出行有幸还有很棒的指导老师和领队,全程指点和陪伴,给我们提供了非常温暖的关怀和帮助!

 最后,感谢苏大模联,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参会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我在大学的岁月里,依然能够有模联相伴;在严肃的医学生涯中,依然有着人文情怀和国际视野,并从中不断地学习,并努力地提升自己。

 It's really nice to meet you all.

 未来可期,有缘再见啦。


陆柯羽

传媒学院  2018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韩国代表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从车窗外眺望广阔的长江,我很高兴能够在金秋十月来到美丽的武汉,与全国各高校的学子一起享受一场学术盛宴。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办的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有着极高的学术水准,能够参加此次活动我感到十分荣幸。时间只有短短四天,但收获却是颇多——从大使们的精彩讲话到代表们的才思敏捷,从组委的认真负责到学校的重视,无一不是我进步的源泉,也为苏大模联的发展提供了不错的范式。

 同时,在参与这次大会的过程中,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明白了模联的意义,原来真的有一种活动,即使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依然会让你心甘情愿,情愿为之付出,因为你得到的是无法估量的财富。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我爱模联,我为模联人感到骄傲。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的那样:“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中模给我们每个人心中都种下了一颗种子。虽然我们将来未必会从事外交工作,但我们依旧能够通过在各行各业中的奋斗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感谢中模!

感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向所有为祖国多边外交事业而奋斗的人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