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017年马克思主义学科高端论坛综述
时间: 2017-12-15  作者:   浏览次数: 842

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贾伟/

    129日,“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017年马克思主义学科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编译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东北农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20余所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马克思主义科研和教学的专家学者40多人出席论坛、深入研讨。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韩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中国社会科学网总编辑罗文东研究员出席论坛并致辞。与会专家学者就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学术理论研究与思想阵地建设、2017年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进展和新成果、2018年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和新举措等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韩震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北京外国语大学是一所具有红色基因的大学,因此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十分重要,北外始终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当前全党全国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情况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学科研究的富矿,必须把新思想研究透,用于引领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实现新目标。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网总编辑罗文东研究员在致辞中表示,在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举办本次论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下,深化马克思主义学科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提升到新的高度和水平。

  探讨十九大精神指导下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新要求、新任务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指出,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中一个关键词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新思想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这个新思想蕴含的“中国逻辑”,是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与历史逻辑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郝立新教授强调,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有四个重要支撑点,包括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制度建设。其中,制度建设不仅涵盖学科体制建设,还要依托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这两个重要基点。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振峰教授指出,十九大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三进”提出了新要求。十九大报告提出六大理论创新点,包括新时代、新矛盾、新思想、新方略、新阶段和新使命。六大创新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中要通过整体补充、部分融入和通篇贯通的方式使之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的头脑。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罗永宽教授指出,要全面提升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质量,集中解决以下问题:一是不断完善学科体系,理清学科边界。学科边界是学科成熟的标志,是学科规范、传承和创造的基础性条件。但在当前知识生产能力和方式变革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能画地为牢,应在聚焦多学科、跨学科发展的同时,保持学科自身的特色和品性,要以开阔的学术眼界来提升学科规范,有所为有所不为。二是要积极开展学科协同创新,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对话沟通机制,整合校内和校外的学科资源。三是要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把理论的视野始终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发展全局,放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全过程,放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视域之中,以专业化的学术品性努力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和大逻辑。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海春教授结合中国文化背景和未来研究趋势对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阐述。目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从国际和国内来说,可分为纯理论部分以及与社会现实相关的部分。李海春认为,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某些领域仍然因循着原来的框架,对国际上的理论更新需要更多关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需要接着讲,这需要我们有理论的自信,还需要理论的储备。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发展部主任刘志明研究员认为,当前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面临大好的形势,又面临巨大的挑战。马克思主义研究存在断档、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地位需要不断巩固、学科理论研究还缺少专业机构支撑。他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应做到“三个加强”:一是加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二是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并将理论成果纳入教材;三是加强对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并提供原创成果。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孟宪生教授从学院现有基础、学科教学和人才培养三个方面阐述了对现阶段贯彻落实十九大关于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新要求新任务的认识。第一方面,要瞄准党和国家战略要求,聚焦学科研究特色和优势,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阐释研究和传播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方面的引导作用;第二方面,要以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为主线,贯彻大思政工作理念,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第三方面,要以造就马克思主义理论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探索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马克思主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聚焦2017年度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进展

出席会议的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和学科带头人、学术出版单位代表介绍了各自所在单位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果和新举措。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程美东教授从分析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科教学与评估的实践的基础上,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方法和经验。他认为,2017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抓住教育部评估和北京大学自评估的契机,在学院师资、专业建设、教师科研和研究生培养等方面,进行总结提升。通过全面摸底发现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包括针对人才结构不完善,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针对科研成果不平衡不充分,要加大科研激励机制;针对研究生培养课程重叠性高,要建立系统的、有特色、有真思想的培养方案、严格中期考核,等等。

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许静波教授向与会学者介绍了本校马院学科建设取得的成果。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黑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之一,2017年已正式向教育部申报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和一级博士点。在校教师正在积极努力结合本学院的历史和传统,力求探索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学科建设道路。在今年的学科建设过程中,学校加强了以下三方面建设:一、加大倾斜扶持力度,为学科建设创造有利平台;二、凝练学科发展优势,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三、以学科服务教育教学,提升教学水平和能力。

山东师范大学社科处副处长王增福副教授指出了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包括:一、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力量亟待加强;二、学科方向过于宏观,需要进一步凝练;三、学科国际化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四、学科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强,特别是智库建设需要进一步规划。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罗理章副教授表示,本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16年通过了全国第二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考核,此后福建师范大学举全校之力进行学院建设,在2017年进行了大量工作。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学校在学术交流、建设理论前沿阵地和人才摇篮各个方面不断发力。同时,正在筹办学术理论期刊,力求旗帜鲜明地批判和抵制各种错误社会思潮,有立场、有担当,清晰响亮地发出马克思主义的声音。

与会的学术出版单位代表在发言中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学科在2017年中取得的成果和对未来学术发展的期许。中央编译局《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编辑部主任彭萍萍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被确立为一级学科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很大进展。第一,学科发展的依托条件不断完善;第二,学科的研究成果与学术成效显著;第三,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十九大的召开为马克思主义学科更好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首先在新形势下要充分认识党的十九大给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其次,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学术自信;再次,要坚持以问题为中心的学术取向,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现实回应力和学术影响力;最后,要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学科走出去,扩大国际学术交流。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期刊副主编郑端表示,为服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杂志社创办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刊发稿件偏重于学术性和理论性文章,旨在研究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研究室主任王广从编辑的视角阐述对马克思主义学科研究的思考。当前部分研究很大程度上存在抽象性和文本化的趋势,一些学者只研究文本词句,对词句背后的现实世界和社会历史进程关注较少,而真正的研究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

中国社会科学网采编中心主任李放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责任。马克思主义研究应该在总体上有意识:学科发展的问题意识、学术命题的执政意识、范式创新的建构意识、价值指向的人民意识、理论分析的中国意识、研究视野的全球意识、政治表达的传播意识、思想交锋的阵地意识。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责任体现的是精神生产,包括生产有效的知识积累、生产明晰的价值理想、生产特定的理论体系、生产智力支持的时代方式。

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前沿、热点问题

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兼马院院长曹萍教授认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机遇,也为我们提出了新时代应有的责任担当。使命要呼唤担当,当下马克思主义学科要关注几个新时代的问题:一、如何学习、研究、阐述、并传播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导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马克思主义研究如何聆听时代的声音。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芝健教授认为,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涉及“三化互动”的问题,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从实践创新到理论创新,三者交互推进、相互促进、辩证演进,客观表现出了三化互动的鲜明特征。首先,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化是马克思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其次,马克思主义化中国深刻地改变了历史上的中国,也在改变着当代中国;最后,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发展需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需要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学术和中国学派来提供理论支撑。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士海教授阐述了关于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也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理论的认识和概括也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精准概括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科学解释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多方面协同进行。坚持科学的方法原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是精准概括21世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突破口,要坚持中国立场与世界眼光相结合、现实需要和历史反思相结合、理论坚持与理论发展相结合、问题部分阐释与整体把握相结合。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燕连福教授就中国价值观的国际传播问题发表学术见解。燕连福教授从中国价值观传播的必要性、传播的内容、传播的目标、中国价值观怎样走向世界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我们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与西方文化对话,把中国的传统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价值观,以及面向未来的价值观传播至国际。

 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祝和军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安排和价值理想问题发表了学术见解。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应该从两个维度进行解读:一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视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视野中解读;二是从社会主义的发展视野中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阐释。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制度安排和价值理想两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通过开创性的人民实践,既实现了对改旗易帜的邪路和封闭僵化的老路的有效突围,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上教条主义态度和经验主义态度的双向扬弃,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形式坚持了马克思主义。

全体合影 本网记者 贾伟/

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陈文力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的主流趋势。党的十九大也针对这一热点问题进行了阐释,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给出了中国方案。在遵循平等尊重、对话协商、同舟共济、交流互鉴共存和环境友好五大原则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新型经济全球化。

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宫玉选发表了对文化自信这一热点问题思考。通过分析新时代主要新矛盾,他认为,文化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调查人民的实际需求,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提炼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精华,并将抽象的理念转化传播,解决我国文化价值取向的结构性失衡问题。

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院中外马克思主义比较研究所所长孙磊指出,当前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引起世人关注,在当中找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合理方案尤为重要。这种背景下,产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亚伟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要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回答新时代课题。第一,确定时代大潮;第二,确定中国什么时候开始融入现代化潮流;第三,确定新时代我们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要引领的潮流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有责任有义务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的过程中去实现现代化,并超越现代化,实现中国梦。

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建华教授在会议总结中指出,要坚持“四个结合”,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学术再提升。“四个结合”指结合十九大报告全文、结合党的十二大以来的重要文献、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党取得的实践成果、结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来学习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以及理论研究,同中国共产党一样面临着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重大问题,这就是学科生态。

本届马克思主义学科高端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网、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王禧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