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高中名师贡和法作德育问题研究讲座
时间: 2018-06-04  作者:   浏览次数: 1107

    2018年5月31日,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高中政治名师、苏州大学研究生工作站主持人、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实践教育导师贡和法老校长为学院师生作题为《中小学德育的困境与现实路径——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学校德育水平的思考》的德育问题研究讲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许冠亭教授主持讲座,范俊玉、郑芸、陈枢卉、甘剑斌、胡绿叶、李艳秋、林慧平、高志斌等教师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30多人聆听了讲座。

贡和法老师的精彩讲座从中小学德育所面临的困境、几个实例折射的德育话题以及提高德育水平的现实路径三个方面依次展开。贡老师认为当前德育生态失调,即育人目标失当,育人方式失衡,存在教育力和接受度反向增长的尴尬局面。主要包括德育目标的淡化与虚化、德育内容的陈旧与超越、德育话语的霸权与控制、德育方式的单一与粗放以及德育空间的封闭与抽离。贡老师表示作为教师必须要追问德育到哪里去?德育的“根”在何处?德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贡老师认为德育的终极目标是社会公民教育,用中外两个案例进行对比,呼吁要根除“没良心”,重建信任,因为德育中最核心的内容是成为一个有人性的人。

接着,贡老师解读了一些现实案例,有引人深思的承重话题,有教学生活中的有趣实例,这些现实生活的案例中折射出我们需要关注的德育话题。例如,要抓住学生成长的关键期进行价值引领;德育贵在体验重在行动;德育可以努力但不能苛求;教育本是脑力活,巧用情智才成功等等。这些案例引发在座研究生深入思考,如果未来的教师生涯中,我遇到这些问题时该如何处理?

最后,贡老师根据自身36年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经验、20多年校长的德育管理经验和长期的理论研究积累,提出了有效提高德育水平的现实路径。第一,要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教育第一,教学第二,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产力。第二,深入核心价值的融入。在德育三重生态的“圆融互摄”中融入。第三,要夯实现代德育的基石。现代德育的基石是公民意识。第四,关注德育文化的浸润。学校德育文化包括环境文化、管理文化、交流文化和课程文化,文化的熏陶能让学生呈现美丽人格的侧面。第五,要构建积极心理的场域。

与会聆听讲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认为贡和法老师的讲座体现了他对学校德育问题的真知灼见,既有理论高度,更有实践信度,观点精辟,表述生动,引发了大家的强烈共鸣,激发了对诸多德育教育问题的思考。贡老师还当场对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许多困惑已久的问题进行解析,不仅给未来担任中小学教师的研究生们指点迷津、开阔视野,也给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们有效衔接高中到大学的德育工作、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感染力,真正做好立德树人的新时代德育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