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学者一席谈——田芝健:开弦弓村(江村)的学术之缘 乡村振兴的独特样本
时间: 2018-10-11  作者:   浏览次数: 944

    苏州大学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苏州大学研究基地主任,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苏州专家咨询团成员。

 开弦弓村,又名江村。开弦弓村(江村)成为社科学术聚焦村,缘于一位学者写的一篇博士论文出的一本书,使得该村闻名中外。


  1935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到开弦弓村进行社会调查,该村就与学术结下不解之缘。


 费孝通先生写就社会学名著《江村经济》,著作人和他所研究的村“一举成名”。此后,多个研究机构、多种学科的学者都先后与开弦弓村结缘。复旦大学刘豪兴教授根据费老的遗愿耗时五年编纂了江村村志。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等把江村确定为社会学调查基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苏州大学等与江村建立了学术联系。开弦弓村(江村)成为名副其实的“华夏社科第一村”。

 苏州广电改革开放“4040村•改革路上看乡村振兴”采访调研组记者和苏大马院师生在深入实际调研中了解到,开弦弓村(江村)作为国内外观察研究中国农村的活标本、窗口村,有许多故事。


 提到开弦弓村(江村)的名气就得提到费孝通先生数十次到村调研,就得提到费孝通的姐姐费达生。1923来到开弦弓村推广科学养蚕技术,1928年底,在开弦弓村筹建了中国乡村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特别是蚕业经济史上、蚕桑科技教育研究与人才培养史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演变和乡村治理变迁史上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开弦弓村(江村)进一步探索农村产业发展新业态,从追求农业、工业、副业协调发展,到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旅游业,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走一条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之路,实现党建引领、发展惠民,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科学术文化名村。


 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树立了中国社会学“顶天立地”追踪学术前沿、立足中国大地、理论联系实际、主导学术话语的榜样;开弦弓村(江村)成为中国农村治理与发展的“田野博物馆”,如今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开弦弓村(江村)的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生态学等诸多学科研究意义在中外学术界赢得极高的认同度,开弦弓村(江村)在从容发展中与世人分享他们的做法和经验,持续散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乡村振兴创新实践、中国农村乡土智慧与社会科学学术界创新研究成果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