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应邀出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现代国家建设‘’学术研讨会
时间: 2019-04-19  作者:   浏览次数: 1163

 2019414日,由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党研究中心)、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东南学术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现代国家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会议旨在以问题意识为导向,进一步推动并加强学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国家建设的研究。60余名国内高校马克思主义专家学者、学报编辑出席本次研讨会。

 开幕式由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明生教授主持,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德海,福建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兼东南学术杂志社社长、总编辑陈文章,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薛海林先后发表致辞。

 刘德海书记首先对此次跨区域、联合举办的会议表示祝贺,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与感谢。随后,从六个方面阐述了新时代的重大转变与变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特殊性走向普遍性、主义与旗帜的跨越、历史标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国际地位的变化以及党的建设的工作重心的跨越。刘德海书记指出无论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还是现代化国家建设,都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陈文章副主席在致辞中,对会议缘起、主题作深刻阐述。陈文章主席指出走进现代化社会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迈进现代国家行列,是当今世界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长期愿望。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政协文艺界、社科界委员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以明德引领风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当以此为践行新时代使命的重要引领与遵循,承担时代责任。要坚持问题导向、展望未来发展,为书写新时代共同努力。

 薛海林副书记强调南京大学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学之进步,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薛海林书记指出,当前,南京大学的办学事业已经掀开新的百年篇章。全体南大人将始终保持奋发昂扬的精神和朴茂平实的工作作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第一个南大”的指示精神,着力内涵发展,彰显南大特色,为把南京大学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薛海林书记认为此次研讨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充分交流思想,全面展示成果,积极建言献策,深层次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现代国家建设的研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

论坛一

东南学术杂志社执行总编辑、研究员杨健民主持本场论坛。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程美东教授以当代社会事件治理方式变迁为切入点,分析社会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事件治理方式理念”历经几番变化,从阶级斗争角度到经济效益角度,再到和谐发展以及今日的共享治理理念。针对现代化的治理方式问题,程美东教授认为依法治国的落实中,应该处理好国法、天理、人情三者之间的关系。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冉教授从民族命运、现代化、世界历史三个视角对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理路进行了分析。在现代化建设的母体之中,作为目的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手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之间形成了合流的逻辑。以问题意识思索当下的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问题与挑战,李冉教授指出法理化与现代化进程中党的领导的关键作用,以及党领导并主导现代化国家的有效性这一全新问题是当前所需应对的挑战。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沈成飞教授从五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回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突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时代抉择,明确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发展要求,解决人类命运与共的时代难题,坚持党的领导的时代要义。沈成飞教授指出这五方面的内容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特色,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完成历史使命的初心和梦想。

   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联俊教授以网络空间新视角,探析党的政治建设问题。陈联俊教授在详细分析党的政治领导地位受到冲击、党内政治生活形态发生转变、党的政治制度价值出现偏向等问题表现及其原因后,提出规范党员网络政治言行、强化网络政治内容建设、引导网络政治舆论倾向、发挥网络政治治理功能四项具体对策。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柳媛就新政协与政协协商民主的肇始进行分析。柳媛副教授指出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积极响应五一口号;中共中央香港分局积极联络在港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协商建国。自愿、平等、协商、规范的政协协商民主为新政权的诞生奠定合法性基础,新政协在历史转折关头成功实践协商民主。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大平教授主持本场论坛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林緒武教授作题为“国家治理的现代性和民族性”的发言。林緒武教授认为学界关于现代化问题的研究不断涌现,已经有很多成果,但在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探讨与研究。首先是民族性与现代性存在冲突的问题。差序格局,如何将法律作为最低标准,需要贯彻落实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其次是血缘、地缘共同体与国家之间的冲突,情感代替了秩序,关系代替了竞争,渗透在公共秩序之中。国家治理如何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是我们所需要关注与研究的方向。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高晓林基于空间理论,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经验。高晓林教授认为以时间为线索的研究,往往无法克服历史决定论等思维框架,空间分析则开辟了新的视域。生存方式的转变必然伴随着空间的转变,空间生产的动态性,矛盾性、社会性,产生了不同空间。组织空间、精神空间、社会空间等构成了构成了意识形态场域的共同体。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刚教授以四维向度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溯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王刚教授指出,在实践、理论、制度、文化的四维向度之外,可以增加领导力量的第五维度,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于佳作题为“公平性差异问题探析——中国道路的发展趋势”的发言,就公平性差异的积极价值与公平性差异的合理内核展开论述,并提出了实现公平性差异的实践路径。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明从中国道路70年的历史与逻辑统一角度出发,论述中国道路的三个基本问题,即当前为什么要展开对中国道路问题的研究,中国道路具体内涵的界定,如何展开对中国道路的研究。张明教授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的历史以及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背后融合的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这一共同逻辑路线。

  湖北大学学报编辑马建强主持本场论坛。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吕红教授从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入手,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六大挑战。无论是思潮冲击、经济领域风险防控,科技领域突破与改变带来的挑战,还是多方利益冲突和干预,统筹两个大局、两件大事,思想观念政治体制等的挑战,都需要我们保持高度的警醒。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周良书教授用史学方法总结了治国经验。周良书教授认为经验来源于历史,要从经验中求理论,教训也可化为经验。对于一时之经验与永久之经验两种不同经验形态,要学会区分与把握。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唐皇凤以“党的权力组织网络如何扎根城市”为问题导入,分析了执政党主导的权力组织网络以及中国共产党扎根城市的三大机制。唐皇凤教授认为扎根城市的过程中,坚守马克思主义革命政党的初心使命,不断实现组织网络和治理形态的适应性调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主导的权力组织网络建构的基本经验。

   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怀艺教授作新中国成立以来多党合作中的“政党命运共同体”的探析,从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命运共同体背景,以及多党合作趋势三个方面阐释了研究缘起。林怀艺教授认为新时代中国多党合作中构建更加紧密的政党命运共同体,必须以中国梦为统领,在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多方共同努力中做好这项工作。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编辑、副教授肖文燕以中央苏区合作社为研究对象,阐述中央苏区合作社经济的策略、绩效与启示。肖文燕教授指出中共通过出台决议和指示,为合作社经济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调节市场,打击投机商人盘剥,保障了人民群众日用品的供应。苏区所采取的一系列经济建设措施,开创了党领导经济建设的成功先例,对于今天的经济建设尤其是乡村振兴中的合作经济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作用。

《南京大学学报》主编、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浩斌主持本场论坛。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专职研究员贺东航从复线性成长的理科思维工具出发,阐释现代国家构建的中国路径。贺东航教授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特质,历史时间的叠加,制度移植的叠加,地域的多样性四个方面因素共同造成了复线性成长的现象。另外,地方性制度创新与国家统一性,快速城市化与中产阶级力量的成长,网络社会的来临与政治生态的嬗变,GDP主义所维持的政治合法性的衰减,外部压力与支持力之间的张力,制度化与民主化的压力六个方面是未来影响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多重因素。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芝健教授作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本质的国家治理表达机制研究”的发言。田芝健教授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本质在国家治理制度、国家治理结构、国家治理过程、国家治理成果中有不同的表达。制度、结构、过程与成果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系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智教授从缘起、解释框架、发展阶段、基本定位以及时代意义,漫谈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中国道路。王智教授认为中国式协商民主历史缘起有三个机遇,也就是:国共双边的合作与协商、党派多边的合作与协商、中国共产党自身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制度设计。王智教授指出只有在新时代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的高度去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制并建设发展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才能既直面社会阶层分化、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多样化等一系列政治难题,又能够保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获得对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前瞻思路。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副部长段妍教授以历史逻辑的梳理、理论逻辑的阐释、现实逻辑的把握,三个逻辑的统一全面掌握中国共产党的内在逻辑规律。段妍教授指出政治建设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把握核心问题与主脉,才能准确掌握党的政治建设的内在规律。从现实逻辑来看,党的建设的核心要义在于政治治党。党内四大风险与四大考验的并存,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任何时候都要艰巨与繁重,将政治建设放于首位是中国共产党面对风险与挑战的主动回应与理性审思。强党与强国的良性互动,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战略指向与战略目标。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继红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分析文化自信与中国道路之间的内在关联。文化自信是中国道路的根基,追溯中国共产党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与发展逻辑,即从批判继承,以批判为主,到继承与发展,最后落脚于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如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整合为完备的体系,是时代提出的诉求,也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政党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华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王建华教授对百忙之中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感谢,就研讨会的历史经验、问题与挑战、制度阐释、方法论研究四个主题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并对目前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与前沿问题进行总结与回应。

   “日月不肯迟”,高谈雄辩的研讨会在活跃的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