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乡镇治理创新论坛在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和常熟蒋巷村成功举办
时间: 2016-12-05  作者: 办公室  浏览次数: 1296

       7月8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乡镇治理创新论坛在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本次论坛由民革中央理论委——上海师范大学协商民主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和苏州大学共同主办,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民革中央副主席、协商民主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修福金,民革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宣传部部长、协商民主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先宁,民革中央宣传部宣教处处长陶相宁、副处长郝芸芸,民革中央宣传部党史处副处长可玥,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民革江苏省委会副主委、民革苏州市委会主委王鸿声,民革江苏省委会宣传处处长、民革中央理论委委员黄列,民革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理论研究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政党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黄福寿教授,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民革中央理论委委员张解放,苏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卓君教授,苏州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吴建明,学院党委书记张才君、院长田芝健教授、副院长许冠亭教授等专家学者与来自基层一线的乡镇领导、村书记近百人参与了论坛开幕式。开幕式由民革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宣传部部长吴先宁主持。

 

      开幕式上,民革中央副主席、协商民主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修福金在致辞中对苏州市政府和苏州大学给予本次论坛的大力支持和通力合作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推进基层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部分,创新乡镇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这两者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创新乡镇治理,就必然要求基层自治的规范有序发展,建立健全人民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机制和程序,这同时也是推进基层协商的要求和旨归。基层协商与乡镇治理,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依托。他认为,基层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探索基层协商是完善改进乡镇治理的重要方法。发展探索基层协商,就必须稳妥解决几个方面的重要问题:首先,是如何在基层协商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改革发展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具体到乡镇街道、村庄社区,就是要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协商中的引领、示范作用。第二,是如何实现基层群众公共参与的有序性。基层协商民主是国家民主制度在基层政治生活的体现,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层实践活动。要做好基层协商,就必须在议题设置,参与者选拔,协商意见的落实和监督等诸方面,做出机制程序上的创新和探索。第三,是如何实现基层协商与现有制度资源有效衔接和整合。街道和社区的议事协商涉及到乡镇党委,人大,村(居)民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中介组织的整体参与,利用好现有的制度平台和组织机制,逐步赋予其新的功能,是推进基层协商的有效途径。第四,是如何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公共参与能力。人民群众的规范理性表达诉求、提出意见的能力是基层协商成效大小的重要方面。毋庸讳言,当前人民群众的公共参与意识和能力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第五,是进一步完善协商议事规则。协商不可避免的要面对意见的冲突和诉求的矛盾,不同意见和诉求最终导致对立还是形成共识,协商规则如何制定和执行是一个关键。第六,是如何确立协商成果的反馈和落实机制。这是避免基层协商流于形式,泛化、虚化的关键。只有协商成果得到有效回应和执行,才能体现协商民主的实效性。修福金副主席在发言中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上理论与实务的碰撞,形成更多理论与实践经验相融合的新成果,为推进基层协商和创新乡镇治理做出新的贡献。


      苏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卓君教授在致辞中对莅临苏州大学参加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乡镇治理创新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基层一线的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支持帮助苏州大学建设发展,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领导专家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要以本次论坛的举办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协商民主与乡镇治理的研究,把协商民主更好地与乡镇发展嵌在一起,不断发挥协商民主在乡镇治理机制中的作用。当前,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民主重点在基层群众中开展协商”的要求,努力在党内治理、国家治理、社会治理中更多地建言献策,在和谐发展上凝聚人心,在加快发展上贡献力量,寻找出社会主义协商民民主与乡镇治理创新的契合点,多出成果、多做贡献。

 

      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鸿声作了“苏州市社会治理创新”的专题报告。他说,“十二五”期间,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工作,始终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共同谋划、全面落实,不断探索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协同发展,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齐头并进,平台建设与法治建设融合共进的创新社会治理的苏州之路。目前,苏州已实现了“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全国综合治理优秀市”的六连冠,连续三次被中央综治委授予“长安杯”。他指出,“十三五”时期苏州社会治理的工作思路是明确一个目标、坚持六个基本原则、推进八项重点任务。明确一个目标: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放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统筹谋划,紧紧围绕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使社会服务更加完善、社会行为更加规范、社会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环境更加文明、社会治理更加科学、努力把苏州建成法治社会先导区,社会治理创新区。坚持六个基本原则:一坚持法治引领,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法治市场、法治社会;二是坚持多元互动,实现系统治理;三是坚持统筹兼顾,深化综合治理;四是坚持前瞻性,加强源头治理;五是坚持创新治理方式,提高治理实效;六是坚持以人为本,共享社会成果。推进八项重点任务:一是推进社会防恐体系建设;二是推进公共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三是推进社会秩序建设;四是推进户籍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五是推进重大决策体系建设;六是推进基层基础工作体系建设;七是推进民生事业支撑体系建设;八是推进社会治理法制化体系建设。

 

        在专题研讨阶段,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姜建成,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才君教授分别主持了上半场和下半场的专题研讨。来自上海、浙江、安徽、江苏等地的专家学者、基层治理实践者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浙江磐安县新渥镇(江南药镇、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镇)镇长蔡新平围绕新渥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行过程中发挥协商民主的作用作了题为《畅通民主协商渠道助推重点项目落地》的发言。他认为,一是基层民主协商的主体一定要有广泛性;二是基层民主协商要营造一个真诚宽松的协商氛围;三是基层民主协商中要追求目标导向的落实性;四是基层民主协商中应注意协商成果的实效性。

 

       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镇长左宗德作了题为《发扬“两种精神”,创新社会治理》的发言。他结合小溪河镇的治理实践指出,创新社会治理,一是要及时转变思维理念,提升社会治理意识;二是要建立小微权力清单,规范村级权力运行;三是要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四是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五是要发挥社会力量作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上海延吉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邱红围绕延吉街道创办的“社区睦邻中心”和引入的社会公益组织作了题为《上海延吉新村街道社区治理的实践和探索》的发言。她在发言中指出,街道“社区睦邻中心”运作坚持社区公益服务队伍专业化、社区公益服务内容项目化、社区公益服务主体多元化,取得了转变了居委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理念和方式,提供了社区自治的参与广泛性和互动性;提升了社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个体融入社群、促进了自发性群体融入社区公共事务;弘扬社区志愿服务精神,加强了自治参与意识等积极效果。

 

      张家港市杨舍镇善港村党委书记葛剑锋作了题为《“党建引领 依法治村”的善港实践》的发言。他在发言中指出,善港村通过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各类组织高效运行;突出党员作用,引导村民自治走向深入;坚持以制治村,增强依法治村能力水平。同时村党委还注重文化凝聚作用,挖掘“善港善治”的“善”字品牌,编制了“扬善立德三字经”、“善港书场”、“善人善事点赞墙”等载体,传播善文化,优化农村治理法治化的社会环境。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黄福寿教授作了题为《构建长三角乡镇(社区)治理创新的协同机制》。他认为,中国城镇的发展状态是中心组合式发展的大都市带动模式。当前,国际上城市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是19世纪70年代的中小城市化,第二是20世纪初的大都市圈化,第三是现在的大都市带化。当代中国现在处于大都市圈化和大都市带化的转型期,呈现出两个阶段同时并存的局面。他提出了对构建长三角地区乡村治理协同创新的两个观点:第一,在当前阶段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必须促进城乡之间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畅通,以此来推动城乡共同发展;第二,乡村治理是是最优的自治概念,浙江、江苏、上海等地都在探索乡村自治的路径和渠道,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芝健教授作了题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基层治理创新》的发言。他结合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调查研究作了发言。第一,在理论认知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既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形式,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有深厚的中国自治文化基础、实践基础和现代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基础,很有研究价值、推广价值以及巨大的创新空间。第二,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进一步推进上,有创新民主协商理念、创新协商民主体制机制、创新协商民主方式、创新民主协商方法四个拓展空间。第三,在有效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上,要把重视基层的顶层设计与充分发挥基层的首创精神相结合,要把发挥社会组织专家学者作用与发挥基层组织领导监督作用相结合,最终达到让人民满意的目的。

 

      8日下午,修福金副主席、吴先宁部长、王鸿生副市长等论坛参会人员在等常熟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王永明,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等陪同下走进常熟蒋巷村开展课题实地调研工作。与会者先后参观考察了“蒋巷村史馆”、“蒋巷书画馆”、“村民新家园”、“蒋巷生态园”等区域,对蒋巷村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举措和实践上进行考察和分析。参会人员一致认为,常德盛书记及其领导班子在乡镇治理创新上善于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渗透到创造农民乐园新天堂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现已成为村委会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重要制度模式,在具体形式上的民主恳谈、民主协商会、村务评议会、村民代表会、协商民意测评等形式,不仅使协商民主在基层得到了丰富体现,而且也使自治民主得到了充分保障,值得深入研究和完善推广。

      7月9日上午,论坛重要组成环节——“理论工作者与实务工作者对话”在常熟市蒋巷村蒋巷党校会议室举行。对话由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芝健教授主持。修福金副主席、吴先宁部长、王鸿声副市长,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方世南教授等共计50余人参会。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方世南作了题为《协商民主中的整体性思维与生态治理》的发言。他认为,西方协商民主有公众参与问题、合法性问题、公众商谈问题、利益共享等四个语境,当前社会治理和生态治理过程中面临着合法性危机、参与性危机、整合性危机、西方文化价值观渗透危机、分配性危机等六大危机。他认为,加强协商民主要构建共识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共享共同体等四个共同体。特别是在生态治理中,要构建区域合作共同体,不能就生态研究生态,要善于吸纳西方关于环境战略评价的理念,努力把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切实以整体性思维来推进生态治理。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党的十八大代表、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在作了题为《常熟蒋巷村乡村治理的实践与探索》的热情洋溢的发言。他说,蒋巷村发展之初,我们怀着“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精神、“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的信念、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团结拼搏、务实创新、艰苦奋斗、敬业奉献。他指出,蒋巷村的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好政策密切相关,蒋巷村的发展成就是靠国家好的政策、靠组织上的关心、靠基层党组织的带动,蒋巷村发展要始终坚持对国家有利、对集体有利、对农民有利的原则,同时坚持依靠群众、动员群众、发动群众、富裕群众,始终把老百姓的需求作为自身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把蒋巷村发展成为“城里人羡慕、村里人舒服、外国人信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管委会党委副书记、副主任范浩毅作了题为《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海宁马桥街道)创新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他说,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与海宁马桥街道采取“区镇合一”的管理体制,在田芝健教授的指导下,园区党建引领下形成了“党建+治理”的三个维度——管理维度突出科学化的引领,组织维度侧重工业化的推进,服务维度打造人文化的理念,打造了六大工程(理念)——青春党建引领工程,智慧党建工程,楼宇党建理念,温馨党建理念,创意党建理念,服务民生理念,形成了“忠诚于党、服务人民、转型发展、优良作风、廉洁自律”的五带头“三六五体系”;在基层治理上,打造网格化管理、创建智慧网络平台和设立便民网点的“三个网”以及区域化、标准化、实体化的“三化联动”,实现了园区党建与社会治理的融合发展。

       徐州市沛县张寨镇张庙村村党支部书记、徐州博源农业示范园党支部书记王景光作了《我的“两学一做”—我只想为群众办点事》的主题发言。他说,自己的“两学一做”,包括:1.向书本学:在宁夏求学,在南京求学,学做人,学适应社会的本领;2.向社会学:工作后向社会学习;3.做自己:做好自己。他说,自己在基层工作中收获颇大,这是人生中的一笔巨大的财富。作为大学生村官,要发自内心的为老百姓做一些实事。当前,他带领所在村的农民大力发展大棚种植、水产养殖,带领农民致富,促进人均收入不断提升。就基层工作而言,他最大的收获是能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收获老百姓的认可,收获美好的乡情、村情、和人情。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许冠亭教授作了题为《商会与协商民主》的发言。他认为,商会在协商民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要通过创新商会参与协商民主理念、拓展商会参与协商民主渠道、创新商会参与协商民主的体制机制,不断推动商会在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发挥更大作用。

      自由研讨阶段,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斌,民革江苏省委会宣传处处长、民革中央理论委委员黄列,中共中央党校科社部社会发展理论教研室讲师冉昊等也做了交流发言。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部分教师、博士生、硕士生也参加了研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