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己树人情满桃李,笃行致远德润人心——访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方世南教授
时间: 2018-11-30  作者:   浏览次数: 926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和培育“四个服务”意识的要求,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结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实际,学院研究生会分别采访了在教育一线辛勤耕耘的几位老师。以下是对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部方世南教授的访谈实录,经征得老师同意,与大家分享。】


教师简介:

    方世南,男,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兼任苏州专家咨询团团长,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被评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15年影响力人物”、2016年荣获“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学杰出成果奖”,中国社会科学网2017年度全国优秀首发10篇文章作者之一,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2016年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高知名度学者马克思主义学科排名第九,2010年和2016年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首批“333工程”培养人选。获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项。出版专著2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学研究》《哲学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4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广泛转载。主持201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1项,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其中重点项目3项。主持并完成中组部重大委托项目9项,多次获得国家和省市科研成果奖。

一、科研学术篇

    ·(采访者简称·,下同):方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大家都称呼您为“方大师”,是学术界的“大牛”,最近您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课题又是苏州大学唯一获得201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请问您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秘诀是什么?


    *
(被采访者简称*,下同):谈不上什么秘诀,我就跟大家分享下我的一些治学方法吧!首先我认为要认真研读马恩经典原著及古今中外的一些重要文献,拓宽知识面,夯实理论功底;其次要广泛接触社会,听取社情民意,从群众中获得思想与智慧,把握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然后还要多和学术界进行沟通与交流,每年我都会参加国内外的学术活动来增加自己的知识积累,拓宽视野,找准研究切入点;最后一点就是要加强时间管理,将勤奋、专注投入学术研究中,如同鲁迅所说的,将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看书学习中,注重效率与质量的统一。

    ·:请问您走上研究马克思主义道路的初心是什么呢?以及如何保持这份初心不变的呢?


    *
:这份初心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悟,我将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我的座右铭;这份初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信、真信、真学、真懂、真用。结合中国现实,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这份初心是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人民的期盼和希望,要在我们理论工作者这里得到回应,作为一名理论工作者,我们的责任就是要为民鼓与呼,要反应人民群众的要求,反应社会的现实需要,反应教学科研的一些真问题,以此来促进我们的学术研究,推进教学和科研的发展,促进哲学人文科学的繁荣和兴旺。

    ·:您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红”与生态文明理论的“绿”结合在一起,研究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您能简要谈谈您的“红绿交融”思想吗?


    *
:马克思主义很重视两大关系,一个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另一个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中国,这两大关系一方面突出表现为党群关系,它是当代中国最核心、最关键、最根本的关系。因此,研究党建,就是研究“红”的问题;另一方面突出表现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即生态文明要研究的“绿”的问题。作为一个哲学社会工作者,对这两种关系不仅要高度重视,而且要看到这两大关系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党群关系作为“红”的方面,就要研究党的执政规律、执政能力建设、基层党的建设、政党法治化和法治型党组织建设,要把党建作为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用相关理论成果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提高党建的品质、品位,打造党建品牌。在苏州,我们的哲学社会工作者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把苏州基层党建作为研究的重要课题,推动党建质量管理、质量提升,打造一系列党建品牌。同时,苏州作为“人间天堂”,美就美在生态环境,我们更要肩负起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为苏州的绿色发展作出我们的努力和贡献。所以建设红绿交融简而言之就是红色党建推动绿色发展,绿色发展促进红色党建。


二、社会贡献篇  

    ·:我们知道您一直坚持“板凳坐冷、脚底走热;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科研信条,您的数项研究成果受到中组部、中宣部、省市委市政府的批示肯定,众多建议已转化为决策,是公认的地方决策咨询领军人才。那么您是如何看待理论研究和实践调研的辩证关系的呢?


    *
:我认为理论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说到底是做到“顶天立地”的问题。“顶天”就是加强理论的学术性、原创性、应用性;“立地”就是要提高对社会现实的问题意识、反思意识,对策意识。一方面,要求理论研究要有深度和厚度,不能空而论道、孤芳自赏。另一方面,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用好我们的脑力、笔力、眼力、脚力,即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四个力”。我认为这非常重要,这四个力实际上也是我常讲的“冷”和“热”的辩证法。“板凳坐冷”即要多下功夫、多研究原著、多深入思考,夯实理论功底;“脚底走热”即要用好我们的脚力,观察现实、观察生活、研究真问题。理论研究最反对伪问题、无问题,因此我们要找到真问题、大问题、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问题。总而言之,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用理论研究的原创性学术性来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对策,同时也能显示出理论研究的价值。 

    ·:您在苏州各地的发展与建设方面也不断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比如您研究的“张家港精神”、“昆山特色价值观”、“常熟蒋巷村党建与生态建设”等等,您能简单跟我们聊聊吗?


    *
:好的,我从发展哲学、发展逻辑、发展篇章、发展愿景阐述张家港精神和其推动的高质量发展。“张家港精神”就是张家港的一种文化,对它的解读要与时俱进,赋予新内涵。张家港精神内化为张家港的“好人文化”现象。我在光明日报指出,张家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用文明锻造这座城市的灵魂与气质,推动了张家港从经济到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整体高质量发展。我结合苏州实际在全国较早地推动区域特色价值观建设,总结研究昆山特色价值观。早在2011年,《光明日报》刊登的《核心价值体系区域化的成功探索——来自江苏省昆山市的报告》一文,以及在《求是》杂志发表的《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昆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调查》等文章,反映了昆山特色价值观建设的总体情况。我认为昆山特色价值观就是将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共性提炼出来,整合共同意志,形成昆山人民共同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进而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核心价值体系,这也是“昆山之路”的全新内涵。此外,我于2005年担任昆山机关服务品牌建设项目总顾问时,就提出我们地方要坚持“五位一体”的整体建设和追求“五位一体”的整体文明。应该说,我在全国是最早提出“五位一体”整体文明观的,我在《苏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上发表《坚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整体文明观》一文,便提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整体文明观,十九大报告中的“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这个描述跟我关于五大文明以及排序是一模一样的,这也可以说是我学术研究前瞻意识的体现。

    ·:您除了服务于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同时您又将“小家”上升到“大家”,推进德国生态工程协会主席冈瑟・盖勒(Gunther Geller)团队开展国际合作生态治理,引进德国先进的生态技术,促成一系列中德生态治理合作。那么您能谈谈您是如何促成这一合作的?以及这一合作有什么意义?  

    *:中德生态治理合作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成功案例,盖勒先生是人工湿地方面的世界顶尖专家,而江南水乡又多是湿地,如果可以引进德国先进的湿地污水治理技术,既可以极大改善江南水乡风貌,又可以使德国的生态治理模式找到用武之地。因此,我就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大力促进德国生态协会主席盖勒先生团队来到中国,参与苏州生态治理的一些项目,也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比如常熟新材料产业园人工湿地项目、昆山周市镇珠泾河项目等等,这些项目通过人工湿地技术把污水变成优质的水,改变了江南水乡水“不经看”和“难看”的现象。我认为和德国的一系列生态合作,不仅是对我将理论研究与建设成效结合起来的极大肯定,也推动了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前年,世界湿地大会在常熟召开,常熟新材料产业园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观点,起到了很好的经验介绍作用,得到世界各国好评,为苏州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生态治理方面负责任的大国态度。

  



  

三、师德育人篇

    ·:您不仅在学术界成果斐然,同时作为一位师者,学生们对您的师德也是赞不绝口。那么在师生关系中,您是怎么看待老师的作用的呢?


    *
:我认为老师和学生是一个师生共同体,作为师生共同体就要互学、互帮、互进。在师生共同体中,作为老师这一方,首先要多学,起好表率作用,我认为言教与身教相比,身教更为重要,要将身教与言教相结合,形成一种能影响到学生钻研、搞学问的熏陶氛围,并逐渐内化成他们成长进步的巨大动力。其次,作为老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要有理想和信念。这种理想和信念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衰退,反而会随着时间流逝而不断强化、不断坚定。最后,作为老师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方面,要为社会着想,考虑社会大事,这也是“小家”和“大家”的统一问题。另一方面,我们的理论应服务于社会实践,推进社会发展,因此,教师身负的社会责任不言而喻。此外,从个人这一方来说,奉献与勤奋对个人的发展非常重要,要多学勤思,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创新发展对个人来讲就是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开放发展则是用开放的思想、开放的观念来看待开放的社会,并从开放社会中吸取所需要的知识营养;协调发展要求我们协调好个人与社会、集体、同事之间、师生之间以及本职工作的关系;绿色发展就是鼓励我们要有绿色的生活方式、绿色的消费方式、绿色的行为方式;共享发展就是知识、信息的共享,还有与社会的交流共享,因此我觉得新发展理念对于个人来说也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您培养的学生中不乏社会各界的精英、佼佼者,您能跟我们说说您这些优秀的学生都有些什么共同的特质吗?您认为什么才是一个优秀学生的标准呢?


    *
:我现在的学生中,的确有一些是非常优秀的,有几位担任了省厅级干部、有几位担任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有几位在地方担任处级干部,也有几位在高校担任教授、博导。这些学生现已成长为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他们都是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取得今天的成就,也不断地在为社会做着贡献。对于优秀学生的标准,我认为要有一个价值判断,一是品德的高尚,思想品德最基本的就是道德、诚信、厚道;二是有理想信念和追求,有强烈的上进心,方能推动其不断刻苦学习,积极思考,在学术科研上做出贡献;三是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要鹤立鸡群,要善于融入团队和集体,在团队和集体之中得到认可和接纳;四是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要能抵抗诱惑、合理把控时间,玩乐有度,能处理好主业与副业的关系;五是要有感恩之心,无论身在何方,不能忘了家庭、学校,以及帮助过你的那些人,包括你的朋友、老师、同学等等,知道自己所取得的一切不是靠单枪匹马得到的,而是通过有形的和无形的手的帮助,成名成家后要懂得回馈社会;六是善于正确对待名和利,不能以一时的名利论英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未来,许多学生在学校是平凡的,但走向社会后却能崭露头角,这与社会提供的舞台有关,更与他对社会的感悟有关。


    ·:听了您的分享,我们深受启发。最后,对于我们研究生在学术科研方面,方老师有什么寄语可以送给我们的?


    *
:学生和导师之间是有着和谐共生关系的生命共同体。在这种和谐共生关系中,一方面,学生要飞快的进步,就要研究导师,不光研究书本,还要研究实践,关注导师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动向,从中获得信息,扩大自己的研究空间,这既是一种学术传承关系,也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学生,必须要选择好能在将来为自己发展提供巨大空间的一个学术方向,也就是说作为研究生,要关注自己的自留地,关注研究毕业以后,这块小的自留地将来怎样丰收,怎样进一步扩大,做出更大贡献。要想自留地开花结果,就要按照目前的知识积累,有目标、方向、规划、毅力、举措,精耕细作,把愿景变成现实。同时,也要懂得取舍,会做加法和减法。精力有限,时间有限,人既是能动的又是受动的,所以要分析主观和客观条件,把握好能动和受动的关系。这就是我对大家在研究生学习阶段的一点建议,谢谢!